正文 第二節 樹立執法為民的理念(1 / 1)

執法為民,就是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本質要求,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執法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各項工作中切實做到以人為本、執法公正、一心為民。執法為民理念是執法工作始終保持正確政治方向的思想保證。

一、執法為民理念的科學內涵

(一)一切為了人民

一切為了人民,就是要把人民群眾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人民群眾的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第一考慮,把人民群眾的滿意作為第一標準,時時處處為人民群眾著想,時時刻刻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就是要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社會治安問題,及時高效地打擊違法犯罪,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和民主權利,維護穩定,不能對群眾反映的權益受侵害的案件麻木不仁、有案不立、立而不查、久拖不決、重罪輕判,甚至包庇違法犯罪。

(二)一切依靠人民

一切依靠人民,集中體現在搞好執法工作必須走群眾路線。執法機關堅持群眾路線,必須正確處理好專門機關工作與群眾路線的關係。沒有人民群眾的支持,執法工作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如果脫離了人民群眾,人民群眾不支持、不配合,就會耳不聰、目不明。因此,解決案多人少、人力不足的矛盾,解決一些地方破案難、取證難、追逃難、執行難等問題,都要注重從專群結合中找出路。

(三)尊重和保障人權

我們黨一直把實現和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人權作為革命和建設的重要奮鬥目標。在執法工作中尊重和保障人權,首先要堅持以人為本,樹立人權保護意識,努力提高執法水平、公平公正,及時高效地處理有關案件和事件,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和普遍的生存權、發展權和其他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權利。其次要尊重和保護行政管理相對人、違法行為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服刑人員以及被害人的訴訟權利和其他合法權利。切實樹立維護社會秩序與保護人權、打擊犯罪與保護人權並重的觀念。

二、落實執法為民理念的基本要求

(一)勤政守法

勤政守法,執法為民,當前最緊迫的任務是要堅決杜絕亂作為,有效防止不作為。亂作為主要是一些執法機關和執法者違反法律程序和實體規定,為謀取個人利益、部門利益或地方利益,濫用執法權力,亂罰款、亂收費、亂扣押、亂查封、亂凍結,非法插手經濟案件等,損害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不作為則是執法機關和執法者不履行法定職責或怠於履行法定職責,工作不敬業,缺乏熱情,有案不立,久拖不決等,漠視人民群眾的疾苦和合理訴求。亂作為和不作為,都嚴重損害了黨和政府以及執法機關的形象,必須在工作中堅決克服。

(二)甘當公仆

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努力強化服務意識,認真履行好自己的法定職責,自覺做人民的勤務員。要把管理與服務有機統一起來,在管理中體現服務,為服務強化管理,不能高高在上、盛氣淩人,對人民群眾“冷硬橫推”“吃拿卡要”,不能以加強管理之名損害群眾利益,更不能以管理為手段謀取個人或部門利益。要弘揚無私奉獻和犧牲精神,兢兢業業,默默奉獻。

(三)文明執法

文明執法,就是要做到服務熱情。對待群眾說話和氣、態度和藹、辦事熱情、服務周到、考慮細致,多為群眾提供便利,不給群眾增加麻煩;就是要做到舉止文明,態度公允。尊重行政管理相對人和案件當事人的人格尊嚴,不侮辱、不挖苦、不嘲諷;既要體現法律的尊嚴,但又不能去辱罵、威脅恐嚇執法對象;對待所有當事人都要耐心聽取陳述、申辯和申訴,不能根據自己的主觀好惡來決定對當事人的態度。

(四)清正廉潔

執法者是否清正廉潔,是為公執法還是為私執法的分水嶺。做到清正廉潔,就要正確對待金錢和權力,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覺加強道德修養,常修為政之道、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自覺抵製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的侵蝕,養成艱苦奮鬥的精神和良好的生活作風。正確處理私情與法律的關係,鐵麵無私,剛直不阿,不徇私,不枉法,一身正氣,兩袖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