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 高職教育課程設計評價概述(1 / 3)

課程評價是課程設計程序的最後一個環節,也是課程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再僅僅是對學習者學習成績的考核。其最深刻的意義,更在於檢查、評估課程設計的優劣、水平和價值,並進一步發展課程,改進教學。促進學習者和教師的發展。在第十章,已闡述了學習評價,本章則著重探討高職教育課程設計的評價。

高職課程設計評價在於確保課程設計的實用性、合理性和發展性,並體現課程設計者的自省意識和反思意識。

一、課程評價的含義

課程評價是以一定的方式方法、策略和途徑,對課程及其教學活動的過程,結果作出價值評估、判斷的過程。其內涵包括三項內容:

(1)評價對象。主要有課程設計方案、教師教學活動和學生學習效果。評價側重點不同,各個評價對象受到的重視程度也不同。在課程設計中,更注重對課程設計方案的評價。

(2)評價標準。應根據課程類型來確定。不同類型的課程,其課程評價標準也應該不同。高職教育課程中項目課程和類學科課程,類學科課程中的不同模式,都要有各自的評價方式和評價標準。

(3)評價方式與途徑。可采用量化評價法,也可采用質性評價法。對於高職教育課程而言,多數課程(特別是項目課程,以及類似的類學科課程)應采用真實性評價法,需要參加社會考試(如取證考試等)的課程,可采用傳統的考試法。

總之,課程評價的趨勢是其關注度愈來愈廣泛,采用的方法和評價標準也愈來愈多元化。

二、課程評價的功能

從理論和實踐的角度看,課程評價具有多種功能:

(1)評估需要度。通過課程評價,可以收集大量的信息。了解和掌握課程對社會、對職業、對學習者的影響,以及社會、職業、學習者的需要程度。

(2)診斷和修訂課程。通過課程評價,可以發現現有課程和正在實施、研製的課程的優劣,以及存在的問題,並分析其原因,為課程的修訂、完善提供建議,改進課程,校正教學。

(3)比較與選擇課程方案。通過課程評價,可以比較不同課程設計方案的優劣,從整體上判斷其價值,對設計方案作出選擇,甚至可能產生新方案或提出修改的新創意。

第十二章高職教育課程設計評價高職高專教學參考叢書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教學設計與案例(4)評估課程目標的達到程度。通過課程評價可以評出課程實施的結果。並與預期的目標相對照,評估出達到目標的程度,從而對課程和課程設計方案的價值作出判斷。

(5)判斷成效和改革方向。通過課程評價,可以全麵把握影響課程的各種因素(如課程環境、教學體製、人員素質、管理與服務等)的作用和問題。從而多角度地思考、處理影響課程效果的問題,改進、完善課程設計,使課程發揮高職教育中的引導作用。

三、課程評價的類型

課程評價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分類,以便根據不同課程的屬性和特質,選擇最適合、最有效的課程評價方式。

1.課程內在評價與效果評價

這是從評價的指向上來區分的。所謂課程內在評價,是指對課程結構及其結構要素(課程目標、課程內容選擇和組織,學習者的經驗和學習風格、學習活動方式等)本身的價值作出評價。如果課程設計、組織得很好,並有可靠的基礎,就有可能在促進學習方麵是很有效的。

效果評價則指課程實施後的結果的評價,亦即課程對學生身心發展,以及對教師產生的結果的評價。

內在評價關注過程,效果評價關注結果,二者有互補性,在課程評價中將兩者恰當地結合起來,可取得較理想的評價效果。

2.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