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2月,還有幾天就是春節了。
鄭勝仁現在在“技改辦”,這是源於那一筆2000萬元的研製資金,洪江廠先研製出項目,就因為之前廠裏一直是獨此一家生產,從未想到過要先行提交立項報告,立項報告也就是項目建議書。因沒有立項報告,該項目便一大部分被統籌到了江陵廠,江陵廠坐享其成(當然他們廠也是花了大氣力的,隻是技不如人,沒有研製出來而已),才真的是撞到了狗屎運。
立項報告是由項目投資方向其主管部門上報的文件,從宏觀上論述項目設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建議書內容包括項目的戰略、市場和銷售、規模、選址、物資供應、工藝、組織和定員、投資、效益、風險等,把項目投資的設想變為概略的投資建議。目前廣泛應用於項目的國家立項審批工作中,在當時這絕對屬於新生事物。
文化大革命期間,洪江廠雖所有政治運動都沒有落下過,但因廠子藏在大山深處,不引人注目,所以廠裏對所有政治運動的開展,或大或小地,總是要打折扣。就像商場裏的商品,躲在角落裏的商品,因不引人注目,自然在價格上要打折扣一樣。
洪江廠自從和江陵廠的競爭中,吃了一個大悶虧後,猛醒了。廠領導發現這一次的經濟體製改革,不能再像以前那樣,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了。而是必須實實在在地實行經濟體製改革了。於是,廠裏立馬成立了技改辦,並將鄭勝仁抽調過去。
因鄭勝仁之前編寫了許多的技術文件和說明書,工藝技術水平高。他又在技術科工作,主管全廠的技術資料,視野開闊,再加上廠裏的技改項目中,有一些涉及到很專業的問題,需要懂技術的人來完成。同時,他又幹過外協工作,懂得市場和銷售以及物資供應,對投資、效益、風險等概念,十分熟悉,再加上他的筆杆子過得硬。
廠領導經過綜合考評後,決定抽調鄭勝仁和另外兩位同誌,到技改辦工作。由鄭勝仁主筆,那兩位同誌協助鄭勝仁的工作。廠領導如此安排是有深意的,因為這裏有一個最主要的因素,就是鄭勝仁的外協能力超強。
因為,立項報告是項目發展周期的初始階段,是國家選擇和審批項目的依據,也是可行性研究的依據。由於行政審批機關要按照管理體製、隸屬關係,分級審批。也就是說,按照隸屬關係,立項報告報給主管部門,由主管部門提出意見,再由主管部門層層逐級上報。
立項報告也就是項目建議書,如此一輪走下來,到最後審批立項,不知要經過多長時間,又要經過多少人之手。鄭勝仁的業務能力強,能書寫出好的項目建議書,這隻是萬裏長征走出了第一步。
之前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但凡有一項新任務下達,洪江廠根本無需申請,任務直接就下到了洪江廠,現在這種好日子一去不複返了。現在上一個新項目,已不再是洪江廠獨家的囊中之物了,而是有了幾個廠成為了競爭對手。
和洪江廠競爭的那些對手廠家,因自身實力沒有洪江廠強,於是乎,劍走偏鋒,專攻經營之術,當然現在叫做“營銷學”,也是一門很深奧的學術,不過當時尚不受人待見。對手廠家各個運用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招數——公關。
洪江廠雖然實力雄厚,但架不住別人的公關水平高超。所以,現在而今眼目下,一旦有新的研製項目下達後,洪江廠便也學著其他廠那樣,去跑項目。
而跑項目,必得運用公關之術。因而,在必要的時候,鄭勝仁還得自己上。洪江廠其時已在部裏所在地——北京,駐紮有人員專門跑項目,將鄭勝仁安放在技改辦,可備不時之需。
這天,令人討厭的毛毛細雨,終於停了,但太陽仍是露不出笑臉來,天空陰沉沉的。
雖然太陽沒有露麵,但大家對著陰霾的天氣,也還是很喜歡的,尤其是女人們。其實毛毛細雨並不令人討厭,甚至還有些詩情畫意。隻是毛毛雨的天氣裏,地上總是濕漉漉的,大家(大多是女人)走路時,不論多小心,多注意,褲腳上多多少少總會沾上些泥水,真是令人煩不勝煩。現在地麵上終於幹了,女人們走路時,也不必再小心翼翼地擔心,褲腳上會不會再帶上那該死的泥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