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七十年代中期,洪江廠漸漸取消了晚上的政治學習活動,生產上,老轉兵大多都已能獨當一麵,成為生產線上的生力軍。廠裏的生產任務,也由於加入了老轉兵這如許多的生力軍後,而不再壓得讓人喘不過氣來,工作步入了一種平穩的階段。
這期間,洪江廠的生產秩序井然有序,生活亦步入了一種舒緩平穩的狀況。
這期間,有一陣全國都流行甩手療法的鍛煉。
流行這種東西真是很厲害,它可謂無孔不入,連洪江廠這麼偏遠僻靜的山溝溝裏,它都能滲透得進去。
也不知是誰將甩手療法鍛煉的這股風,帶進了響水壩這大山深處。
一時間,洪江廠每天大清早以及晚飯後,路上全是甩著手走路的男男女女,鄭勝仁和名媛也樂在其中,便甩著手走,邊和路上碰到的人們聊著天,整個家屬區裏到處是一派甩手聊天的歡樂場景。
甩手運動先是名媛在車間領會了這項運動的精髓,她還認真的將甩手療法的方法及用處,抄在一張小紙條上,帶回了家。
當天晚上,晚間鄰居聚會時,名媛便在眾位女鄰居麵前將小紙條展示了出來。
紙條上寫到,甩手療法的方法是:自然直立,兩腳與雙肩垂直,目平視,腳抓地,提肛,然後雙臂前伸至肩平上下擺動。
甩手可通氣血,疏通經絡,刺激腦細胞,增加食欲,促進新陳代謝,補氣益血,鎮靜安神,緩解孿縮的肌肉,改善體質,消除百病。
肖師傅自從被炮石炸傷後,身體便一直不太好,尤其是頭暈目眩,她看過紙條後,見此項運動既能鍛煉身體還可包治百病,最主要是能鎮靜安神這一條,便迫不及待地馬上就練了起來。
隨後,姚師傅和老陳的愛人唐屋裏也跟著一起練了起來。
老陳的愛人姓唐,是湖南人,她比老陳小十歲。因為湖南人將愛人稱為堂客,湖南口音“堂客”聽著像是坦克,長得小巧玲瓏的小唐,其外形和坦克實在是掛不上號,名媛便學著湖南話的腔調,胡亂地用著四不像的語言,竟將小唐喊成了“唐伽裏”,用湖南話喊出的“伽裏”,又和“家裏”諧音,“家裏”自然就是“屋裏”嘛,於是小唐就被莫名其妙的叫成了唐屋裏。
唐屋裏是由家屬工招進廠裏當輔助工,然後再轉正成為正式工的。
輔助工就相當於現在的實習工。輔助工一般考核期為一年,一年後,經考核合格後便轉正成為正式工了。若是一旦考核不合格,該人便徹底喪失進廠當工人的機會,也就是說,其人再沒了進廠的資格。
洪江廠招輔助工,隻招收廠裏的職工家屬,外人是沒有資格進廠當輔助工的。職工家屬對這來之不易的機會,自然萬分珍惜。何況,隻要咬牙堅持一年的時間,就能成為正式工。一俟成了正式工,便是端起了鐵飯碗,是正兒八經吃皇糧的國企工人了,終身有了保障不說,主要是在精神層麵上,身價有了飛躍的提升。那時候的工人階級可是領導階級,能夠成為一名工人,尤其是國企的工人,那可是所有人孜孜以求的夢想啊。
此時,另一邊的男人們,看見這邊的女人們,一個個地都在用力地甩著手,而樓下的廣場上也有很多人在用力地甩著手,均覺得好笑。
老陳笑問道:“哎,你們這幫婆娘在幹什麼啊?”
響水壩當地人不知道愛人這一稱謂,男人稱呼老婆就叫“婆娘”,洪江廠人也學著當地人的稱謂,私底下稱女人為婆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