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2 學習動畫製作應該具備的能力與發展方向(1 / 2)

在動畫的製作和營銷過程中,大致需要三類工作人員。一種是“畫手”,因為我們製作動畫,都是通過畫來表現的,如從事分鏡頭設計、造型設計、原畫、加動畫等工作的人員。一種是“寫手”,如劇本創作者,他們首先要創作出內容充實、富有特點、感人的劇本,有了好的劇本,才具備製作出一部成功的動畫片的基礎。還有一種是營銷人員,如動畫的發行人員、周邊產品的運營人員等。他們的工作就是讓盡量多的觀眾看到所製作出來的動畫,並且努力使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達到期望的目標。可以說,這三類工作人員缺一不可,那麼他們各自都應該具備哪些能力,如何去發展呢?

6.2.1 美工

作為一個動畫的美工,首先要掌握的就是我們前麵所說的美術造型能力、軟件操作能力和表演能力。有了這些基礎以後,再學習動畫的基本知識,也就是運動規律。運動規律是動畫中必要的技能,一定要按照人或物在自然界中本來的運動方式去畫,才能把人或物表現得更好。具備了這些之後,就可以從事加動畫工作。在這個時段,一定要嚴格按照老師所教的方法來畫。

其實,加動畫相對於技術來說,更像一種體力活。要做的就是根據原畫一張一張地加出中間畫。這個工作相對比較枯燥,但是沒有這個工作動畫就不可能實現。通常來說,一個剛從學校畢業的動畫專業畢業生去動畫公司麵試,公司的考題通常都是拿出一些原畫,要求應試者在一定時間內加出相應的動畫:一方麵考核技巧,一方麵考核速度。技巧方麵,主要就是考核應試者對運動規律和線條的掌握程度。而就速度而言,通常一個熟手一天可以完成80~100張動畫,甚至更多;而新手一般每天也能完成30~40張。

按照以上要求,進入公司後,公司會安排新人做動畫加工工作。在工作的同時,公司也在看新人的技能是否有提高的可能以及原畫方麵的天賦。還有很重要的一方麵就是看他是否有表演的天賦。如果有的話,就會培養這個新人去做原畫師,這個過程通常在1~3年左右。3年之後,這位新人就可以從一個動畫加工工作者成為一名原畫師。在做了一段時間的原畫工作後,公司還會對這名原畫師進行再考核,這時更需要的是對鏡頭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對造型的設計能力。這個時候以前所學的視聽語言和素描、速寫能力就會發揮越發重要的作用。如果同樣具備這些能力,再過1~3年,公司就可以把這名原畫師培養成為一位分鏡頭設計師或造型設計師。造型設計師分為角色設計和場景設計,都需要很強的美術功底,同時還需要他們看過並且分析過大量的動畫造型,這樣的造型師除了可以為動畫設計造型外,也可以成為一名插畫家,如果設計能力再強一些,再有想法一些,甚至可以成為一名概念設計師。而分鏡頭設計師非常需要掌握導演的知識,需要欣賞及分析大量的動畫,分析每個鏡頭的運用、每個鏡頭之間的調度,要熟悉攝像機的機位,這樣才能根據劇本設計更好的鏡頭,方便讓原畫師根據自己設計好的鏡頭來創作原畫,分鏡頭設計工作做1~3年後,對鏡頭的掌握和設計能力可以再有一個突破,公司就會從整個藝術角度對分鏡頭設計師進行再培養。所以在美工方向,如果踏踏實實地學習和工作,基本10年之後,可以成為一名優秀的動畫導演或者動畫設計師。

6.2.2 劇本創作者

很多時候,劇本創作者也由編劇、導演或者分鏡頭設計師兼任。通常,劇本創作者都具有比較深厚的文學修養以及豐富的人文、科學知識,並對心理學、管理學、營銷學等都有一定的研究,在這樣的基礎上配合自己的文筆才能創作出一篇相對優秀的作品。

對這種劇本創作者的培養,首先是他的作文能力,包括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而文體主要以敘事文為主,同時也要訓練議論文和說明文。對於進入動畫公司做劇本創作的工作人員,其創意能力對於其工作的成效至關重要,這種創意能力的積累,必須要靠平時的觀察和對其他作品的賞析。隻有看得多了,讀得多了,才能想到更多,才能寫出別人想要的東西。

但是一般的劇本創作者進入公司後,通常並不能馬上就開始獨立的創作,而要根據總編劇寫的大綱和劇情、人物分析來寫分集劇本。這種分集劇本的創作,對創作者語言能力、敘事能力的要求很高,同時還要具備一定的心理學知識,這樣才能更有效地把握人物的心理,也更容易抓住觀眾的心理。劇本創作者可以嚐試把每一集的故事提取出來,改編成一個獨立的小故事。隻有能獨立創作這樣的小故事,才能進一步發展。在一般的動畫公司,劇本創作者做這樣的單集故事創作,一般也需要持續3~5年,在這個過程中能積累大量的知識和經驗。在基礎更加牢固之後,就應該運用自己以前學的營銷學和心理學的知識,嚐試先寫一個概括性創意,然後做相應的市場調查。如果反應良好,就可以嚐試寫出這個故事相對完整、具體的創意,再將這個創意交給製片人,製片人會根據這個創意再做市場調查,如果確實可行,就會將創意形成一個策劃書。得到公司的批準後,就會由製片人帶領銷售團隊來尋求投資並組建團隊進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