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動畫片的製作完成需要很多人的分工合作,也就形成了各種不同的工作崗位。大致分為以下幾種工作職能:
4.2.1 動畫製片人
動畫製片人是動畫製作團隊的核心人物。在前期製作過程中製片人要發掘出適合製作動畫片的故事藍本,並確定其適合製作什麼類型的動畫片:商業形式的、藝術形式的,還是兩者結合的。然後根據自己的判斷去做市場調查,再根據市場調查的結果來撰寫製片企劃書,闡述影片的創作目的、觀眾群體、製作周期安排、製作費用預算、發行方式、衍生產品的開發計劃、吸引投資的計劃、宣傳計劃等,製片人的另一重要工作就是組建一個適合的團隊,包括導演、美術總監等關鍵角色都是由製片人來任命或罷免。在前期策劃階段,製片人要根據自己寫的策劃書找合適的投資人或合夥人,並把握整體製作費用的運用。
在動畫片製作階段,製片人要與主創人員保持良好的溝通,監督製作進度、控製製作資金的使用。同時也要做好製作團隊與投資方之間的溝通,隨時把製作進度報告給投資方,並把投資方的要求轉達給製作團隊。在動畫製作完成後要積極參與影片的發行宣傳和推廣。所以說,製片人是一個團隊最為核心的人物。因為要監督整個動畫片的製作進度並且管理製作團隊,在日本這個職位也叫“監督”。
4.2.2 動畫編劇
劇本是一部影片的根本。好的劇本不但要有吸引人的故事情節、完整的結構,還要適合利用動畫的形式來表現。所以編劇還要具有較強的鏡頭感覺,要善於運用影象思維模式創作劇本。無論是原創故事還是改編自小說、傳說,作為編劇都要把文學性的描述轉化為適合以視聽語言來表現的動作、場景。
4.2.3 動畫導演
動畫導演是動畫作品的靈魂。他是由製片人指定的幾個主創人員中最重要的一個。動畫是由很多不同技能的人組成的製作團隊製作完成的。一部大型動畫片的製作團隊也很龐大,所以動畫導演必須具備很強的領導能力。
動畫導演是整部作品製作的關鍵。導演不一定要親自畫每一幅圖畫,但必須把握全局,對角色設定、作畫監督、配音、音響監督等的工作做出明確的指示和要求。
動畫片的導演是整個動畫製作團隊的領導。但就作為導演的資格而言並沒有一定的標準。許多著名的動畫片導演成為導演的過程各不相同,動畫片發展初期的導演有些是從電影業界轉行而來的,例如著名的電影導演呂克·貝鬆,有些則是從基層的動畫師做起,有些一開始是腳本作家兼導演,還有些一開始就從事動畫片導演工作。總的說來,大部分動畫導演都是在參與動畫製作多年後升格做導演或從電影業轉行而來的。但隨著時代的變化和動畫的發展,目前大部分動畫導演都是由動畫師開始做起。
動畫導演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部動畫片的方向和整體風格,這也是這一崗位富有吸引力的原因。但同時正是由於這一點,動畫導演的工作繁忙且責任重大,因此並不是每個參與動畫製作的人最終目標都在於做動畫導演。而有心想要成為動畫導演的人,無論從什麼工作開始做起,隻要辛勤付出並掌握方法,都有可能成為優秀的動畫導演。
動畫導演們的實際工作內容包括以下方麵。
(1)製作前期的工作;
和動畫編劇及動畫製片人確定動畫片的製作風格
分別和人物造型設計師、機械造型設計師、美術設計師開會將各個設計方案定稿
製作分鏡頭(有時是副導演製作)
(2)製作過程中要和副導演們談每一集動畫片的製作方向;
(3)製作後期的工作:
和剪輯師編輯影片
指導配音們及音響導演製作出理想的聲音效果
影像及音效合成
(4)參與所有的宣傳活動。
在2005年前後,中國國內動畫片導演的收入一般是每月5000~10000元不等的底薪,還有每集片子的帶片費用,加工片一般是每分鍾500~1000元,國產動畫一般200~500元。動畫電影的費用還要高一些,就不一一說明了。有些動畫片的製作經費有限,導演把帶片費和底薪降低,可以參與動畫片的版權分成,一般是1%~3%。這樣動畫片的發行和衍生產品的開發效果好的話,也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4.2.4 分鏡設計師
分鏡設計師是根據動畫劇本、設計好的場景和人物造型來製作畫麵鏡頭的工作。要設計出每個鏡頭的時間長度、鏡別、場景、動作要求、對白、鏡頭間的連接方法、拍攝手法、製作方法、充分體現出導演的製作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