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美國和日本而言,歐洲動畫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更多實驗動畫,同時,主流的商業動畫也不少。如《藍精靈》的創作者就是比利時人皮埃爾·庫裏佛,這部動畫由美國製作,但是卻在法國成名。法國動畫中最著名的是1979年保羅·格利牟特的《國王與小鳥》。這部保羅·格利牟特耗時30年才創作完成的動畫片改編自安徒生童話《牧羊女和掃煙囪工人》。全片活潑生動,自始至終貫穿著智慧、幽默和政治色彩。故事發生在虛構的Takicardie王國中,一個迷人的牧羊姑娘和一個掃煙囪工人墜入愛河,但是國王卻想霸占牧羊女。一隻小鳥意識到了險情,千方百計幫助這對戀人逃跑,但結果和掃煙囪工人一同被捕並被關入獅籠。兩人最終合力組織獅群救出牧羊女,擊敗了國王。保羅·格利牟特是法國最出名的動畫製作人之一,早在1946年,他的《魔笛》以及後來的《小兵》就受到了極大的歡迎,可以說他的動畫影響了法國的一代人。
進入21世紀後,法國動畫進一步穩定發展,步入了CG時代。克裏斯·德拉波特導演的《蓋娜》就是這個時代的產物。《蓋娜》是一部完全CG技術製作的動畫電影,內容新穎,風格獨特,一上映就受到了觀眾的喜愛。2006年大導演呂克·貝鬆製作的動畫電影《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上映,該片改編自暢銷係列兒童小說《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結合了真人與CG動畫技術製作而成,堪稱法國版的《哈利·波特》。該片擁有700人的龐大製作隊伍,曆時七年的籌備製作,而6500萬歐元的投入,在法國電影製作史上也是首次。影片最初兩年的準備階段,全部由歐羅巴公司承擔費用。直到兩年後的第一幅動畫圖像成形,呂克·貝鬆才開始利用自己建立的人脈關係,尋求國外合作夥伴的資金支持。由於大多數合作者對呂克·貝鬆充滿信心,該片前期獲得了充足的資金投入。而且,ATARI公司在影片還未完全成形的時候就以買斷其遊戲版本的方式投入了資金。
除法國外,英國的動畫也有一定的發展。英國製作的動畫曾經在中國放映過,一部是與《變形金剛》極為相似的機器人動畫《百變雄獅》,另一部則是吸血鬼題材的搞笑動畫《怪鴨曆險記》。尤其是1988年的《怪鴨曆險記》,是一部顛覆了吸血鬼題材的魔幻與恐怖的搞笑片。全劇的所有人物都是禽鳥造型。影片的主人公達庫拉是一位居住在特蘭西瓦尼亞城堡裏的吸血伯爵。雖然暴露於陽光下或者被木樁刺透心髒都會讓他死去,但是他卻能夠通過一種神秘的儀式複活。然而,當最近一次儀式舉行的時候,本該倒入棺材的血液被錯拿成了蕃茄汁。於是,重生的達庫拉伯爵變成了一隻隻會吃素、略有點神經質的綠鴨子。他還有兩個仆人:一個是胖胖的南尼,另一個是一隻年邁的老鷹雨果,一輩子都在這個城堡裏做管家,對達庫拉家族忠心耿耿。這部作品可算是動畫片裏無厘頭類作品的始祖,英國人通過這部動畫片得心應手地運用和表達了英倫風格和英國文化。在製作上,動畫片的配樂營造出恐怖的氛圍,經常閃電大作,管風琴大鳴,可是越這樣,越覺得好玩。達庫拉伯爵居住的城堡很神奇,可以瞬間移動,所以達庫拉總是能夠隨心所欲地到世界各地冒險。但城堡移動是有時間限製的,時間一到,便自動回到特蘭西瓦尼亞。而往往這時總會帶回些奇怪的東西,讓達庫拉伯爵苦不堪言,所以每集結尾都是他的慘叫聲。而這個怪鴨的形象其實是源自另一部國內播放過的英國動畫片《神勇小白鼠》。
《鼴鼠的故事》是捷克著名的經典兒童文學,流行於20世紀50年代,由於屢次在國內國際獲獎,被改編為動畫片。1957年,以小鼴鼠為主角的第一部動畫片《鼴鼠做褲子》在意大利威尼斯影展中獲得大獎,之後其他以小鼴鼠為主角的多部影片陸續在全球十多個國家獲獎。根據影片改編的圖書也隨之風靡全球。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鼴鼠的形象才固定下來。20世紀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鼴鼠”係列動畫的創作巔峰時期,僅1974~1975年就出品了12部短片,而且部部精彩。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動畫片全部都是手工製作完成的,其工序非常繁雜。進入20世紀80年代,出品了四部,其中大多反映了人們對於現代社會資源及環境的憂慮,其中1984年出品的《鼴鼠的夢》是一部長片,2002年出品了《鼴鼠和青蛙》。
總的說來,歐洲動畫以藝術類動畫見長,整個歐洲的藝術動畫產量也是全球最高的。尤其是法國這樣一個藝術國家,藝術家們總是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新奇想法,並以動畫的形式來實現。雖然歐洲國家也有很多商業類動畫,但是一直沒有形成比較大的規模和比較完整的體係。由於很多歐洲動畫的風格和美國動畫相近,尤其是英國的動畫,風格幾乎與美國動畫沒有差異,很多漫畫家與動畫製作者也都與美國合作製作美國動畫的英國版。所以業內很多人都把歐洲動畫範疇與美國動畫合並在一起稱為歐美動畫。同時,由於歐洲藝術動畫的產量較高,所以如果說美國與日本是商業動畫的領頭軍,歐洲動畫則是藝術動畫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