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動畫的產量長時間以來都是全球最高的,動畫形式和動畫的風格種類也最多,內容更是豐富多彩,所以中國的許多動畫愛好者對日本動畫也都非常熟悉。近幾十年來,日本的TV版動畫產量已經占到了全球動畫總產量的60%左右。要想把日本的主流動畫作者說全,也很不容易,所以選出了幾位有特色的大師加以介紹。
3.3.1 日本動畫之父——手塚治蟲
手塚治蟲原名手塚治,自幼便喜歡畫畫,11歲時因為讀了平山修次郎的《原色千種昆蟲圖譜》而非常喜歡昆蟲采集,此後在創作時將自己名字後麵加個蟲字,用來做他的筆名。
手塚治蟲從小就顯露出了他繪畫的天賦,後來一直學醫學,但是這期間他從來沒有放棄對動畫和漫畫的熱愛,18歲時就發表了漫畫《小馬日記》,22歲加入東京兒童漫畫會,開始在《漫畫少年》上連載《森林大帝》。後來看了中國萬氏兄弟創作的《鐵扇公主》,受到感染和啟發,最終成功創造了《鐵臂阿童木》。
手塚治蟲一生致力於漫畫和動畫的創作,他所創作的漫畫作品多達15萬頁之多,日本講談社曾經發行過《手塚治蟲漫畫全集》,一共有400卷。他一生坎坷,經曆了日本的戰亂時期,但仍然創作了很多優秀作品,代表作有《鐵臂阿童木》、《三目童子》、《火鳥》、《森林大帝》、《怪醫黑傑克》、《藍寶石騎士》等,後來的藤子不二雄,石森章太郎等諸多漫畫家也都是受到了他的創作熱情的感染,而紛紛進入動畫和漫畫行業,並成為了著名的動畫與漫畫創作者。
手塚治蟲在1989年曾來到中國,創立了手塚動畫公司在中國的分公司——位於北京小湯山的北京寫樂美術藝術品有限公司。他的作品直到今天還在被翻拍以及改編。如《鐵臂阿童木》在2000年後又出了第3個電視動畫,同時也在PS2與GBA都改編成遊戲,而且手塚先生的漫畫《多羅羅》也被改編成了PS2的電視遊戲以及電影。手塚治蟲的作品不僅影響了他那個時代的人,還影響到了“80後”、“90後”的人,對世界動畫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3.3.2 鳥山明
鳥山明生於1955年,日本愛知縣人,被公認為當今日本漫畫界的泰鬥,並被稱作是繼已故漫畫大師手塚治蟲之後日本漫畫界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他的成名作《阿拉蕾》和代表作《龍珠》在全世界都極受歡迎,廣受讚譽。
從1980年至1995年7月,《阿拉蕾》在全球共售出2811萬份拷貝,而《龍珠》更是創造了1億零九百三十萬日元的銷售記錄。
《龍珠》是中國改革開放以後最早進入中國漫畫市場的日本漫畫之一,可以說中國動畫的發展和這部作品有著密切的關係。《龍珠》係列從20世紀80年代一問世就在全球掀起了熱潮,至今還沒有減退,《龍珠》每出新作,都有很好的市場反映。
鳥山明的作品曾在日本9個公眾藝術博物館和其他公共場所進行了巡回展出,吸引了超過300萬的參觀者。東京的國家西方藝術博物館還展出了其漫畫作品,將鳥山明的作品同莫奈、米勒等畫家的作品擺在了一起。
《龍珠》的漫畫上市並產生轟動後,很快就被改編成了動畫,而且在所有的電子遊戲平台上都出了《龍珠》的電子遊戲,以《龍珠》人物為造型的各種周邊產品迅速在各個國家上市,並且都有很不錯的銷量。同手塚治蟲一樣,鳥山明的成就也感染和啟發了很多年輕人進入動畫界,如《火影忍者》的作者岸本齊史、《死神》的作者久保帶人、《海賊王》的作者尾田榮一郎等。PS2出過一款遊戲《DON競技場》,該遊戲中把《龍珠》、《火影忍者》、《海賊王》的人物融合到了一起,同時他們也與鳥山明先生合作了一個短篇漫畫。
鳥山明先生的成績不僅僅是在動畫與漫畫上,他在遊戲上也有一定的貢獻。日本的國民級RPG遊戲《勇者鬥惡龍》係列的人物造型也基本都是他設計的。他還參與了《超時空之鑰》、格鬥遊戲《TOBAL》係列的創作,作品都受到了廣泛的好評和歡迎。2006年鳥山明先生又和著名遊戲製作人阪口博信合作,在微軟的電視遊戲主機X-BOX360上發售了由他擔任造型設計和故事原案的《藍龍》,之後《藍龍》的動畫也相繼上市。
3.3.3 小畑健
小畑健也是日本的第二代漫畫家。小畑健對日本動畫界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除了自己創作了很多優秀作品,還教出了很多優秀的漫畫家,如《金田一少年事件簿》的作者佐藤文也、《浪客劍心》的作者和月伸宏都是他的學生。小畑健長年堅持不斷地創作,1999年,他的漫畫作品《棋魂》在《少年JUMP》上開始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