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魂的》連載很快引起了一陣熱潮,隨後《棋魂》的動畫很快就與觀眾見麵並受到了觀眾的喜愛。2003年底,他又推出了新作《死亡筆記》。這部作品一改《棋魂》中陽光少年的路線,風格相對陰鬱、黑暗,把超越常識的邏輯知識戰與懸疑感結合,把主人公設定成了執著地以消滅犯罪為個人行為目標的罪犯,而第二主人公才是要抓捕主人公的怪異偵探。這樣的反英雄主義風格也頗受觀眾的歡迎。同時,也形成了具有特點的日本偵探動畫長片的藝術風格,之後還被改編為真人版影片。
3.3.4 宮崎駿
宮崎駿,這3個字就是動畫電影票房的絕對保證。他1941年出生於東京,家裏從事軍工生產,從小也受到戰亂的侵擾,也因此先後搬家到宇都宮市和鹿沼市。宮崎駿從小喜歡看漫畫,喜歡讀書,所以也就開始練習畫畫。高三時,被東映動畫的第一部長篇彩色動畫電影《白蛇傳》所吸引。1963年,他進入日本東映動畫公司,開始了他的動畫藝術生涯。1969年以秋津三郎的筆名在報紙上連載短篇漫畫《沙漠之民》。
1981年,宮崎駿迎來了人生的一次轉折,他接受了德間書店《Animage》的訪問,1983年由他擔任監督、腳本和分鏡頭工作的《風之穀》開始投入製作。該作上映成功後,在德間書店的投資下,宮崎駿於1985年創辦了他的吉卜力工作室,並陸續創作了《龍貓》(1988年上映)、《魔女宅急便》(1989年上映)、《幽靈公主》、《千與千尋》、《移動城堡》、《地海傳說》《懸崖上的金魚公主》等優秀作品。
由於童年的經曆,宮崎駿喜愛鄉村生活和景色,厭惡戰爭,他的每部動畫片裏都透出濃鬱的鄉村氣息並與戰爭問題相關。通過這些動畫影片,他把對戰爭的痛恨和對鄉村的喜愛之情傳達給了觀眾。
宮崎駿的動畫之所以受到歡迎,與宮崎駿對動畫的熱衷和他勤奮的工作態度分不開。他曾說:“如果離開了我的拷貝桌兩天,我將不知道該如何生活!如果再長時間離開的話,可能我將無法生活!”正是這種對工作的熱情,對動畫工作的喜愛,讓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動畫創作中,所以創作出了大量優秀的動畫作品。
3.3.5 富野由悠季
與宮崎駿同樣出生於1941年的富野由悠季,如今在日本享有“富野大神”的稱號。他在1979年開創了作為日本動畫兩大主流之一的機器人動畫中的真實係機器人。他的不朽名作《機動戰士高達》至今仍然是遊戲業與動畫業的常青樹。
生於戰爭年代的富野,也和宮崎駿一樣痛恨戰爭,更加善於用戰爭的手法來表現戰爭的殘酷,同時讓觀眾反省戰爭的錯誤,從而讓所有人都想辦法消除戰爭。
1971年,永井豪製作了《魔神Z》,開創了機器人動畫的時代,但是巨大的機器人過於突出個人英雄主義,本身由與別人不同的材料製造,也用不同的能源,經常以一敵眾,甚至有的時候對敵人都形成了虐殺,這樣的動畫被稱為“超級係機器人動畫”。富野在1975年就在超級機器人動畫《勇者萊汀》中擔任前期監督,並且在《無敵鋼人泰坦3》、《無敵鐵人ZAMBOT3》中擔任監督。他認為這樣的劇情已經不能吸引觀眾,並想從戰場中的另一個角度來看戰爭,他希望主人公和敵人一樣,用一樣的材料製造,用一樣的能源,讓主人公也和其他人一樣是戰場上的一個戰士。於是在1979年,由富野由悠季擔任監督的動畫《機動戰士高達》誕生了。故事的主人公不再是拯救世界的英雄,而是和別人一樣,是一名普通的士兵,駕駛的機體也和別的機體一樣,用著一樣的能源,也會被打敗,也會被擊落,不再具有很多的特殊性。這樣的動畫被稱為“真實係機器人動畫”。而《機動戰士高達》就是真實係機器人動畫的始祖。
自從1979年《機動戰士高達》麵市以來,富野由悠季又繼續創作了《聖戰士》、《重戰機L-GAIM》等真實係機器人動畫,但是在1981年他還製作了一部超級機器人動畫《傳說巨神——依迪安》。他堅持做自己的動畫、走自己的藝術路線,表現戰爭殘酷性,用戰爭動畫來讓人消除戰爭的願望。所以他的動畫中最後眾多主要人物都要死亡,甚至在《聖戰士》、《傳說巨神——依迪安》中最後敵我雙方都無一幸免。這樣的動畫對觀眾的影響也是很深的,看後也很沉重,而且這樣的現象也延續到了《機動戰士高達》的續作中。1985年《機動戰士Z高達》中,由於親人、朋友和心愛的人相繼死去,主人公卡繆在戰爭中受到嚴重的精神刺激,最終精神崩潰。類似這樣的慘劇在後來的《機動戰士V高達》中被加以升級。這樣沉重的劇情讓觀眾在觀看的時候,心情越加沉重,因此,日本動畫界流行這樣一種說法:“富野太愛殺人了”,也有了“黑富野”的叫法。雖然片子很賣座,但是傳統的商業和行業不允許他這樣下去,他也以自己的做法與商業人抗爭了多年,在製作完《機動戰士V高達》後,富野的身體出現了嚴重不適,病倒在醫院。20世紀90年代的大多數時間,他都是在病床上度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