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第四輯(4)(1 / 2)

從市區驅車十分鍾左右,即至龍山腳下,將軍墳就座落於此。墳墓麵積近千平方米,高達12.40米,其雄偉高大,在火車穿越過著名的老嶺隧道時,隔窗即能遠遠望見。巨墳座基一律用精雕的花崗石砌成,共七級,層層收縮,形成自然階梯式,整個造型酷似埃及金字塔,中國的陵墓,雄偉獨特莫過於它!當它驀然出現於你麵前時,那龐大的軀體,威武的雄姿,加上通體淡粉色花崗石,更透著一種冷峻,不由你不肅然起敬。

這座墳墓的底層外牆是四層石條鋪砌,其中最大一塊長5.7米,寬1.12米,厚1.10米,重約32噸左右,中間以鵝卵石填充,為了防止鵝卵石的外力將石階撐得變型,聰明的工匠們在四周各頂倚上三塊巨大的石條;以上各級均為三層,有人數過,七級石階共用石條1100多塊。室墓開口在第五級中部,墓室內寬闊高大,四壁各用六層石條砌築,砌完又用大石條作一層平行疊澀梁枋,然後以整塊巨石蓋頂。這塊蓋頂的巨大石板,平麵約50平方米,重達50多噸!室底順置兩個石棺床,長約3.7、寬約1.5米。墓上以黃沙土封頂,而在四周石條上鑿有等距離的圓洞,直徑10厘米左右,似是原來豎立欄杆的遺跡。

這座墳墓的主人是高句麗第二十代王--長壽王。史載,他自公元412年繼位,自公元491年去世,為王近八十年,可謂顯赫至極!

據說,這座名震中外的君主陵墓是在清朝被開山的老百姓發現的,因而,被誤叫做“將軍墳”,至今未能正名。我不懂考古學。我隻知道能站在將軍墳上,俯瞰山下,任何人都會產生高高在上的感覺。遙望山腳下,公路如繩,行人如蜂,白練似的鴨綠江,還有隔江相望的朝鮮國民們,都顯得那麼的遙遠,你怎會不產生思古之幽情!

次日去集安著名風景處五女峰遊覽,我看到了又一個奇跡:這裏有古代花崗石采石遺跡,長壽王陵墓所用的花崗石,原來是從這裏開采,22公裏的路程,將石頭一斧一錘地雕琢完工,再一步步運到龍山下,又塊一塊地砌上……1500年以前啊,以那時的生產力,勞動人民付出了何等艱辛,在這座巨大的君王陵墓上,凝聚了人類祖先多少智慧!

我想起昨天起霧的情景。濃霧如乳,刹那間湧滿龍山腳下的溝壑,東方金字塔半隱在濃霧中,似在仙境。濃霧向後湧,我感覺腳下動了,整座將軍墳如同一般巨艦,乘風破浪向前方奔馳……

那是曆史在動!

好迷人的小島

小島是遼寧丹東市的轄區,六個多平方公裏,鑲嵌在萬裏碧濤中,稱得上袖珍了。惟其如此,才顯出她的妖嬈秀麗,才有縷縷如蟻的遊客光顧。乘輪船行駛一個小時,再乘接站小中巴爬一段陡峭的坎兒,三轉兩轉,便到了正街。街前正對大海,望得見天水一色的壯觀景象,聽得見嘩嘩啦啦的潮漲潮落聲;臨街正北,一字排開的旅館,全設計成一個模式,別致、精巧。站在旅館前,忽然有腥腥的海風吹來,令我一下子跌回闊別了數十年的海邊生活,好不親切!

沿街的小旅館都是村民自己開辦的,接待能力都在50人以上,如果在這兒住一夜,吃三頓飯,每人最多收60元,還包括導遊的盤剝部分,夠便宜。到了旅遊旺季,遊客應接不暇,往往今天的沒離開,後邊又來電話預約。這樣,一家小旅館每天就有3到5千元的毛利,一年至少半年忙,算起來,了得!

沒等到吃飯,遊客們就爭先恐後地奔向海灘,誰擋得住大海的誘惑!海水清而藍,泥灘膩而軟,特別有親和力。大海風平浪靜,縱然不會水,你也得沾上點海味兒不是。因為是泥灘,這兒的海蚌遠近聞名,慢慢在泥灘中挪步,腳下稍覺有硬物一硌,趕緊彎腰連泥抓起,你手中就捏住一枚花紋美麗的海蚌!這時候,你整個人立刻浸泡在一種征服感和成就感裏,什麼樣的山珍海味也難以吸引你。

入夜,海水變涼,戲水的人漸漸少了下來,小島的“大街”上驟然間華燈齊放,把你虛幻進了神話裏。遙聽,海灘上歡聲笑語亂作一團,那兒正舉辦篝火晚會,沙灘上燃起無數堆篝火,除了擺夜攤弄燒烤的,賣鞭炮禮花的也大發其財,出門旅遊,錢帶得足足的,哪個會在乎幾百鞭炮錢?半個天空被此起彼伏的禮花映得絢爛無比,人們在鞭炮聲中把酒歡歌,那簡直就是生活在仙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