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第四輯(2)(3 / 3)

暮年閑話

92歲,82歲,68歲。兩男一女三位高齡老人,偏偏在這家理發館讓我遇上了。理發館小得隻有一位師傅,大家隻好坐下來等。鬧了半天,三位老人都是隔一兩趟平房的鄰居,搬過來總有20年以上的曆史,為啥不認識?一個字:忙。

92歲的老頭孫媳婦辦個托兒所。老頭子耳不聾眼不花,整天被吵得頭疼。呆在家裏,每逢接送孩子的家長來上幾位,連站的地方都沒有。說到這,他歎口氣“不是不讓生了嘛,哪來這麼多人!”

“你不會到鄰居家裏?--找我。”82歲老頭話說出來,似有點悔,癡癡地看著對方。

“走不開。我得生爐子,掃院子。衛生不合格,孫媳婦拿眼斜我,我受不了。如今可是端人家的飯碗啦。”

“不會不給她幹?”我插一句。

“小夥子,就這樣,人家還張口閉口總揭你……你(另外)那些孫子好,怎不養你?”

老人家兒子死了,四個孫子推過來搡過去,誰也不願撿這“棺材瓤子”,四孫子大度,收下了他,他怎敢不“盡心報國”呢?

“老哥哥,”82歲的老頭也訴起了苦衷:“我兒子倒都在,仨。我住在老二家,那倆一月寄10元錢,這邊見天說他們小氣,寄得太少;你不小氣,我快死的人啦,有時一天吃一頓飯,能花多少?還值得掛在嘴上?那一大幫孫子孫女,都領了對象,到我小屋裏,腚都不沾炕,叫聲爺爺,忙不迭地逃開。直到如今,那些孫媳婦哪個是哪個的我都分不出來,記得小時候我個頂個地架在脖子上馱,直馱到快念書……”

68歲的老太太,領著外孫理發,憋不住,話比倆老頭更多更快:“我這回想開了,拉了一輩子犁,不能再傻下去了。我現在就是想啥買啥吃,誰我也不管,想咋地就咋地。”她迅速地朝窗外瞥一眼,“今早3點,我跟老頭子都睡不著了,嘮喀吧。說是咱們這兩趟房要扒。扒了,可得借個大的住,現在我們老兩口,每天晌午8個人吃飯,上學的,上班的,你看鬧不鬧心,逢年過節更妥,擠得腚也掉不開。”

“你可以通知別讓他們來。”

“不讓?”81歲的老頭沉不住氣,“我們那兒,4口人,晌午吃飯15口,這還不說,人家背後還串聯,說你偏這個啦,向那個啦。當初生一個多好……可真,在早怎麼不實行計劃生育呢?”

3位老人都落下淚來,想通了,已經太晚。“小外孫”已剪完頭,老太太寶貝心肝地叫著,小心翼翼地領他出門。老太太一步一回頭……

龍灣小天池

290多年前,當康熙大帝的英名威震歐亞大陸的時候,長白山舉行了一次火山爆發儀式,鳴禮炮數十響,令天地失色,江河橫溢!火山爆發後,有十幾個火山口形成了火山湖,其中最大最美的便要推龍灣小天池。

小天池位於靖宇縣龍泉鎮以南20千米處,其實從江源縣境內前往,才是捷徑:三岔子林業局所屬的龍灣林場,步行10幾分鍾,碧閃閃一泓清水亮在你眼前,龍灣水庫到了!

水庫渾圓如鏡,四麵環山,目力所及,清澈見底,大小小的火山溶岩陳列水下,20多種魚兒嬉戲其間。綰起褲腳,其水冰涼剌骨,而背上烈日如火,讓你感覺好極!魚兒狡猾,早躲在一邊瞧你熱鬧,而此時翻開水下之石,隨便即可捉到憨厚的龍蝦。這裏水質天然,無絲毫汙染,小動物活得自在,一塊10公斤的石塊下,可翻出好幾隻龍蝦!

小天池不大,它的水從哪裏來的?地火過後,準是疏通了巨大的泉眼,大概是這泉眼在釜狀小天池的臍部,水深壓大,到一定程度受壓不複噴湧,因此它才“大旱不減,暴雨不漲”!

四周所環山巒不高,生長著各種樹木。小心翼翼地沿水邊繞行一周,不過1小時多點兒,然而這去處幽靜得能讓你忘掉一切。倘若擎一枝釣竿,靜坐於斯,在啾啾鳥鳴中凝視水麵,那麼,這世間就隻存在你自己了。

這小小湖泊,藏匿於群山叢林中,不被人識,直到建立龍灣林場,她才不情願地拋頭露麵。龍灣人口不多,民風淳樸,遇上外來客,熱情得讓人誤認為是在作戲。這裏嗅不到城裏皺你鼻子的煤煙煤氣汽油和垃圾味兒,聽不到那討厭的喧囂聲,隻早晨山女一聲脆亮亮的“豆腐--”宣告今天正式開始,那喊聲也如同被龍灣水滌過,純得濾不出丁點兒雜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