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韓世忠在消權後,平安地度過了晚年。
◎ 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而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平坦的、一帆風順的,因此,當麵對失敗的時候,一定要能夠正確對待,不要被失敗把你打趴下了。人生如駒過隙,時光稍縱即逝,當你回過頭看時就會發現,其實,事業上的不順利,尤其是仕途上的不順利都不值一提,真正重要的還是人生的快樂。所以,要正確麵對失敗和成功,使自己總能夠快樂地生活。
蘇東坡調任密州,修心性樂在其中
宋神宗熙寧七年秋天,蘇東坡由杭州通判調任密州知州。我國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說法,北宋時期杭州早已是繁華富足、交通便利的好地方。密州屬古魯地,交通、居處、環境都比不上杭州。
東坡說他剛到密州的時候,連年收成不好,到處都是盜賊,吃的東西十分欠缺,東坡及其家人還時常以枸杞、菊花等野菜作口糧。人們都認為東坡先生過得肯定不快活。
誰知東坡在這裏過了一年後,臉上長胖了,甚至過去的白頭發有的也變黑了。這奧妙在哪裏呢?東坡說,我很喜歡這裏淳厚的風俗,而這裏的官員百姓也都樂於接受我的管理。於是我有閑情自己整理花園,清掃庭院,修整破漏的房屋。在我家園子的北麵,有一個舊亭台,稍加修補後,我時常登高望遠,放任自己的思緒,作無窮遐想。往南麵眺望,是馬耳山和常山,隱隱約約,若近若遠,大概是有隱君子吧!向東看是盧山,這裏是秦時的隱士盧敖得道成仙的地方;往西望是穆陵關,隱隱約約像城郭一樣,師尚父、齊桓公這些古人好像都還存在;向北可俯瞰濰水河,想起淮陰侯韓信過去在這裏的輝煌業績,又想到他的悲慘命運,不免慨然歎息。這個亭台既高又安靜,夏天涼爽,冬天暖和,一年四季,早早晚晚,我時常登臨這個地方。自己摘園子裏的蔬菜瓜果,捕池塘裏的魚兒,釀高粱酒,煮糙米飯吃,真是樂在其中。
◎ 知足常樂並不等於不思進取
人常說,知足常樂。人要知足。但是,知足並不是不思進取,隻有把知足與進取結合起來,才會真正快樂。
範蠡功成棄官引退,從商致富樂度晚年
範蠡輔佐越王勾踐20多年,終於打敗了吳國,報了會稽之仇。他因為功績卓著,被封為“上將軍”。範蠡受封之後,想到越王勾踐的為人,可以共患難,不可以同安樂,自己盛名之下是難以久安的,不如辭官回鄉,於是他便攜妻帶子辭官而走了。範蠡曾對別人說:“計然的策略有七項,越國隻用了五項,就成了強國,過去我用他的計策強國,現在我要用他的計策行之於治家。”
計然是晉國的一位公子,姓辛名研,字文子。他遊學來到越國,結識了範蠡。範蠡向他請教治國大計,兩人愈談愈投機,於是成了親密的朋友。那時越國已淪為吳國的附屬國,越王勾踐剛剛被吳王釋放回國,他始終不忘複仇雪恥,於是向計然請教複國之策。計然為越國出了七計。他說:“吳越之戰後,越國已元氣大傷,要想重新富強起來,隻有艱苦奮鬥,上下同心,同時還要有一定的計劃。貴國的情況是12個年頭裏有6個豐年,6個災年。掌握了豐歉循環的規律,豐年時多儲備糧食,以備歉年之需,就不會盲目樂觀,任意浪費,歉年也不會餓死人了。”計然告訴勾踐,民以食為天,糧食的生產是維持國家安危和人民生死的特殊商品,應由國家進行控製,而且國家應該鼓勵農業生產。他一口氣講了七條計策,越國執行了5條。10年之後,越國變得國富民強,所以範蠡很佩服計然。他棄官從商之後,運用計然的理論經營,不久也成了巨富。
範蠡辭官之後,首先來到了齊國,隱姓埋名,自稱是鴟夷子皮,意思是“酒囊子的外皮”,這樣開始自己的創業曆程。齊國是東方的大國,農業和工商業都很發達。範蠡父子在海邊以耕種為生,辛勤勞作,合力整治生產,由於同心協力,功夫不負有心人,沒有多久,他就積聚了數十萬財產。由於他的能力和才幹,在齊國很快成了名人。齊人聽說範蠡很勤勞,很賢能,便請他出來做卿相,並且送來了相印。但這與他的願望相違背,他感歎道:“在家能夠艱苦奮鬥聚集千金,做官則能位至卿相,這是一個布衣平民最得意的事情了,但是長久受授尊名卻是不祥的事情。”於是他奉還相印,並把家產分給了朋友及鄰裏,自己一家隻帶了金銀珠寶秘密地離去了。
他來到定陶(今山東省淄博),認為這裏是四通八達的商業樞紐,居於天下之中,在這裏謀生治產是完全可以致富的,於是在這裏住下來,自稱朱公,人們都稱他為陶朱公。他麵對新的形勢,對自己的治產又作了新的調整。範蠡帶領兒子們親自耕種和牧畜,戰勝了各種困難,才獲得了莊稼的豐收,六畜的興旺。他又不失時機地進行商業活動,積累資金,大膽地買進賣出,由於他采取薄利多銷的方式,所以買賣做得十分紅火。沒有過多久,他又積累了數百萬的財富。天下人都知道定陶有個陶朱公,富甲天下。
於成龍當官保持名節,獲譽為天下第一清官
於成龍(1617–1684年),字北溟,1661年(順治十八年)任廣西羅城縣知縣,開始步入仕途。
羅城地處融江、龍江之間,溽暑潮濕,時疫流行,北方人畏之不願去;加上二十多年戰亂,民不聊生,漢瑤世仇,兵戎時見。親友勸成龍別去賣命,他卻說道:“古人義不辭難。”“此行不以溫飽為念,所自信者,天理良心四字而已。”於是變賣部分家產湊足一百兩銀子作旅費,昂首上道。
來到羅城,比想象的還困難。偌大個縣城,隻有六戶常住人口,草房數間。縣衙已無大門和院牆,院內雜草叢生,狐兔亂竄,大堂草房三間,住宅茅屋三間而已。於成龍長途跋涉,染上時疫,仍堅持工作,一幹就是七年。
七年間,他訪貧問苦,招撫流亡,禁止縣吏兵勇盤剝百姓、濫殺無辜,與群眾交朋友,為人民辦實事。良民為匪者,多方勸導,回家務農。親入瑤寨苗家,解釋漢瑤苗友好相處之益,互相仇殺之害。經過反複耐心的教育,全縣人口日增,百姓富庶。因政績突出,得總督盧興祖薦舉,升任四川合州(今合川)知州。臨行,羅城人民歡送“阿爺”一站又一站,一程又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