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成龍在合州任內,興利除弊,招撫流民墾荒。凡墾荒流民,政府貸給耕牛、種子,地歸墾種者,三年免征賦稅。僅一個多月,定居戶口增多一千,百姓安居樂業,匪盜銷聲匿跡。
於成龍官運亨通,清廉依舊。1678年(康熙十七年)於成龍升任福建按察使,為正三品官,主管一省司法。論常規,上任途中自有各地府州縣官迎送,吃住行亦有人代理。於成龍卻不攪擾地方官府,坐船而行,自帶幾大筐蘿卜做沿途菜肴。到任後,查監獄中人滿為患。細細詢問,始知其中幾千人都因與抗清的台灣鄭經有貿易往來,被視為通匪。於成龍認為朝廷正作招降鄭經的工作,這些屬無辜百姓,更不能逼他們造反,於是函請上司釋放了這些人。在他做社會調查中,知道駐防旗兵大肆劫掠百姓子女作奴婢,使許多人家妻離子散,人人憤恨。他無權下令放回,隻好采取贖買辦法,由他出頭向四處集資,向八旗兵購買被掠之人,然後送還其家。
不久,於成龍由按察使轉為福建布政使,專管一省的財賦和人事。這布政使是肥缺,有財權和人事任免升降權,不說賄賂、吃回扣,單是接受禮物也可家財萬貫了。於成龍在任內嚴禁賄賂、打擊貪贓枉法,年節送禮一概拒收。福建有不少外國商人,經常進獻禮品,送樣品試用,都被他一一謝絕,一律按章辦事。外國商人連聲讚歎:“我們走遍世界各地,從未見過如是清官。”的確,堂堂布政使,居室內一個竹箱裝朝服,兩口小鍋做飯萊,書案上隻有文房四寶和書籍,此外別無他物。
1681年進京朝見,康熙帝褒獎他為“天下第一清官”。這年冬天升任兩江總督,赴任途中,與小兒子租驢車一輛,晚宿便宜小店。到任後,個人生活仍很清苦,每日粗糧蔬食,人稱“於青菜”。他兒子也粗布衣裳,從未穿過裘皮衣服。1684年,於成龍病死於任所,諡號“清端”。
於成龍步入仕途後,一直清正廉潔,愛民如子,他無論官居幾品,都能始終如一,這與他淡泊名利的觀念有著根本聯係。
參考書目
《中國通史》,範文瀾著,人民出版社,1978年6月第5版。
《史記》,司馬遷著,嶽麓書社,1988年10月第1版。
《三國誌選注》,繆铖主編,中華書局,1984年6月第1版。
《上下五千年》,林漢達曹餘章編著,少年兒童出版社,1979年10月第1版。
《世界近代史》,陳顯泗桂愛平主編,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年1月第1版。
《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文庫》,陳紹敏主編,中國致公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
《古文觀止》,闕勳吾許淩雲張孝美曹日升等譯注,嶽麓書社,1988年8月第3版。
《忍經》,王誌剛編著,中國盲文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勸忍百箴·忍經全譯本》,(元)許名奎吳亮著,知識出版社,1992年3月第1版。
《忍學大全》,東郭遜著,中國社會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
《立世絕學》,何佳編著,台海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吃虧·糊塗·忍耐36計》,黃偉編著,延邊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三百六十計》,金洋編,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魯中傑編著,黃河出版社,1996年4月第1版。
《三十六計與軍事謀略》,陳才俊編著,蘭州大學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三十六計演義》,初曉改編,四川文藝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謀略庫》,柴宇球主編,藍天出版社,1990年6月第1版。
《中國曆代大戰略》,李炳彥主編,昆侖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
《軍事謀略學》,李炳彥孫兢著,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5月第1版。
《中國古代軍事謀略集萃》,董書城編著,東方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
《實用兵法奇謀與方略》,程慶中編著,軍事譯文出版社,1992年3月第1版。
《小人研究》,方洲主編,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8年11月第1版。
《成語典故》,袁林沈同衡編,遼寧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版。
《相處的藝術》,《讀者》編輯部編,甘肅人民出版社,1989年2月第1版。
《人生不可不知的100個經典教訓》,宋天天編著,金城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後記
經過全體編審人員的共同努力,《韜光養晦》一書,已經正式與讀者見麵,了卻全體編審人員的一大心願。
為了能把一部有較高質量的書稿展現在廣大讀者麵前,對此,我們非常認真,傾注了較大精力,花費了很大心血。僅擬提綱就用了半年的時間;為購買相關參考資料,我們到過北京、南京、西安、合肥等多個城市;已經查找的資料可以說是“堆積如山”。初稿形成前,對提綱和全書的內容曾作過三次較大的改動;初稿形成後,又作過許多細致入微的修改。為使讀者能對此書產生共鳴、激起濃厚的興趣,我們為每一章編寫了形式一致的主、副標題,各章的每一部分也采取了同一格式、同樣字數的句子作為題目,在第三層標題之後又都分別選擇了與之相適應的經典例證,足見我們的良苦用心。
無論如何,我們是希望通過全體編審人員的辛勤勞動,向讀者奉獻一部有益的好書。這既是我們編寫此書的出發點和歸宿點,也是我們的良好願望和深切期望。如果讀者能感受到《韜光養晦》為您提供了一點幫助,那將是我們無比的榮耀和莫大的安慰。
全書由王宇紅提出總體框架、結構,並擔任主編,黨萬軍、魏自力、吳寅同誌參與了討論和各章的具體組織,擔任本書的副主編,總參係統的王坦、王宇紅、王銀行、劉明新、吳寅、張家舉、金鑫、薑山、聶敬彥、黨萬軍、賈桂琴、魏自力同誌以及江蘇省徐州市銅山縣公安局的趙運凱同誌參與了本書的編寫工作。
在整個編寫和出版過程中,我們查閱了大量的書籍、報刊,引用了一些實例。對於這些資料的作者,表示誠摯的感謝!並對馮俊平提供資料表示感謝!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