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誠實守信(1 / 2)

誠實和守信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根本。誠實守信不僅是美德,而且也是人生成功必需的前提。如果一個人不講誠實守信,他很快就會失去別人的尊重、信賴,也就不會得到別人的支持和幫助。這樣,無論是在事業上、感情上、生活上還是整個人生,他都不會很成功。相反,如果能夠做到誠實守信,那不但會贏得好的人緣,得到別人的敬重,而且在事業上、感情上、生活上乃至人生,都非常容易成功。韜光養晦者必須做到誠實守信。

◎ 誠實守信是做人做事成功的根本

忠誠是做人的根本,忠誠的品格最受人們的歡迎。千百年來,人們始終把忠誠作為言行信條和高尚的美德加以恪守尊崇。孔子說:“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老子說:“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管子說:“誠信者,天下之結也。”忠義誠信的人在曆史上都留下了千古美名,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塑造的關羽形象婦孺皆知,其成功之處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他忠信。

鄭周永重信輕財,贏聲譽事業興旺

韓國現代企業集團的總經理鄭周永,是世界聞名的大財閥。然而,朝鮮戰爭期間,意外的打擊無情地降臨到他的頭上。

那是1953年,鄭周永的現代土建社承包了一座大橋的修建工程。由於戰時物價飛漲,開工不到兩年。工程費總額竟比簽約承包時高出了7倍。在這嚴峻的時刻有人好心地勸阻鄭周永,趕緊停止施工,以免遭受進一步的損失。但鄭周永另有一番想法:金錢損失事小,維護信譽事大。於是他鼓起勇氣,毅然決定:為了保住現代土建社的信譽,寧可賠本甚至破產也要按時把工程拿下來。結果,現代土建社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終於按時完工,保質保量地按時交付使用。

鄭周永雖然吃了這回大虧,以致瀕臨破產,但也因此樹起了恪守信用的形象,贏得了人們的信任,生意一個接一個地找上門來。不久,他投標承包了當時韓國的四大建設項目:朝興土建、大業、興和工作所和中央產業,承建了漢江大橋的第一期工程。接著,又繼續承建了漢江大橋的第二、第三期工程。光是漢江大橋這三項重大工程就前後花了整整10年的時間,它不僅使鄭周永的“現代建設”賺得了豐厚的利潤,而且壓倒了同行對手,一躍成為韓國建築行業的霸主。

商人要想使自己的事業有大的發展,必須講商業道德,以德為本。鄭周永寧輸老本,也不輸信譽,生意越做越興隆。

◎ 誠實守信是取得別人信任的前提

隻有誠實守信,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這個道理在《狼來了》的故事中已被揭示得淋漓盡致。一旦你失去了人們的信任,那帶來的損失將是曆史性的,長期性的,巨大的和不可挽回的。

虞孚摻假為圖暴利,失信於人窮困潦倒

信譽是經商之本,從某種意義上講,信譽本身就是無形的資產。從古至今,凡是真正會經商致富的人,都把信譽放在首位。重信譽和誠實無欺一直被視為商業道德的重要內容和標誌。相反,如果不能誠實守信,到頭來必然害了自己。

春秋時期越國的漆商虞孚,與計然和範蠡同時代,他不甘於過貧苦的生活,看到朋友們經商致富,也躍躍欲試。他首先找到計然,向他請教致富的方法。計然對虞孚說:“現在漆的銷路很好,你為什麼不種些漆樹,采漆賣漆呢。”

虞孚聽了十分高興,就向計然請教種漆樹的技術,計然則有問必答,耐心指教。虞孚回去之後,起早貪黑辛勤勞作。經過一段時間的艱苦工作,終於開墾出了一個規模相當可觀的漆樹園。三年之後,漆樹長成,可以割樹得漆了,虞孚高興得不得了,因為如果能割數百斛的漆,就可以賺很多的錢。他將所割得的漆準備運到吳國去賣。正在此時,他的妻兄來看他,一看有這麼多漆,就對虞孚說:“我常到吳國去經商,知道在吳國怎樣銷售漆,搞好了,可以獲得數倍的利錢呐!”虞孚急於發財,便一再詢問怎麼辦才能獲得更多的利,他的妻兄說:“漆在吳國是暢銷貨,我看到不少賣漆的人都煮漆樹葉,用煮出來的漆葉膏和漆混在一起賣,這樣可以獲得加倍的利潤,而吳國的人也發現不了。”虞孚聽了,來了勁頭,連夜取漆葉樹煮成漆葉膏裝成幾百甕和漆一起運往吳國。當時由於吳越兩國關係十分緊張,互不通商,漆在吳國確實是十分緊俏。吳國的漆販子們聽說虞孚來賣漆,都興奮不已,跑到郊外迎接他,而且還為他安排好了食宿。在住地,吳國的漆販子一看他的漆,果然是上品好漆,便講好價錢,貼好封條,約定次日交錢取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