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不僅自己崇尚節儉,還教育子女艱苦樸素,告誡他們不能沾染官場淫靡習氣,講究排場,要求一切以簡約為主,永固家風。
隋煬帝追求浮華,驕奢心葬送江山
隋煬帝是曆史上著名的驕奢帝王,他幾乎竭盡國力來炫耀自己。
為了粉飾太平,每逢盛大節日,隋煬帝都在京城張燈結彩,歌舞升平。他曾在洛陽芳華苑的積翠池畔檢閱百藝散樂,在大街上公演魔術與雜技。鼓樂聲中舍利怪獸跳躍不止,大街上泉水橫流,各種水族搖曳曼舞,忽然鯨魚噴霧遮天蔽日,忽然又搖身化作黃龍,真是光怪陸離,令人目眩神迷。
隋煬帝派裴矩引誘西域諸國的使者與商人進入洛陽,沿途郡縣必須招待迎送,安排食宿,並且不收費用。僅此一項,在隋煬帝當政的十幾年中就耗費國庫大量銀兩。公元610年,隋煬帝在洛陽召開元宵慶典,皇城端門外的大街上演出雜耍百戲,專門招待西域人。百戲場周圍的演出人員達18000人,鼓樂喧騰之聲,遠播數十裏,洛陽城裏,燈火通明,各種花燈交相輝映,照耀得如同白晝。這種徹夜狂歡,從元宵佳節一直持續到正月底。
隋煬帝在洛陽市場設立與西域人的外貿專處,先令市場上的商人裝飾門麵,商場內積滿了各種貨物,商人必須穿上綾羅綢緞做的衣服,連賣菜的也必須鋪上精美的龍須席,目的是讓西域人看看,中原人豐衣足食,幸福得很。西域人經過風味小吃或豪華飯店,店主人必須主動邀請入內,讓西域人酒足飯飽,遍嚐美味,不但不準收費,還必須認真地向客人聲明,中原因為十分富饒,飯店的酒席一律不收錢,隻求為客人服務。隋煬帝命令管理市場的官吏,把街道兩旁的樹木都用彩帛纏飾,還要向西域商人說明,中原盛產絲綢,連草木也都得到了浩蕩的皇恩。為了不讓西域人看到洛陽街頭還有許多衣不蔽體的乞丐,隋煬帝派人將他們盡行驅走。與鄰國貿易本來應該互通有無,對雙方均有利才行,隋煬帝卻隻算政治賬,不算經濟賬,打腫了臉充胖子,把外貿活動變成了純粹對己有害的行為。西域人到洛陽來得到了不少便宜,臨走時個個掩麵冷笑,嘲弄中原人這種自欺欺人的愚蠢。
為了使異族畏服,隋煬帝不斷向他們耀武揚威,並對其酋長慷慨賞賜。公元607年,隋煬帝到榆林巡幸,令宇文愷做遮天大帳,帳下能坐幾千人,還擺滿了各種珍貴的器皿,設盛大宴會招待突厥、契丹等部落的酋長。看到遊牧民族頭目們又驚又喜的表情,隋煬帝心滿意足,並送給突厥啟民可汗錦緞2000萬匹。在榆林寨外,隋煬帝命令宇文愷製作觀風行殿和行軍城,一夜之間平地豎起了一座宮殿與一座大城;遊牧人以為是神功,望而生畏,十裏之外即跪伏叩頭。隋煬帝利用少數民族經濟技術不發達的弱點,借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可謂不惜工本。
正是這個隻知驕奢不知節儉的隋煬帝,把隋朝的大好江山白白葬送掉了。
◎ 克勤克儉是成就人生的良好品德
相對於人生的欲望而言,世上的財富總是有限的,因此,大凡修養高超的人,都養成了克勤克儉的習慣。比如,李嘉誠資產無數,他對公益事業捐了許多善款,但個人卻十分節儉,人們對他評價非常高。再看看曆史上的偉大人物,他們大都能做到克勤克儉,這不僅為他們的人品增添了美麗的光環,而且也給後世做出了光輝的榜樣。
孫中山一代偉人,幾十年清廉儉樸
1911年末,辛亥革命勝利的消息傳到美國,正在海外籌集革命經費的孫中山先生匆忙攜帶幾件簡便衣服,從紐約取道法國回國指導革命。抵上海後便埋頭處理國家大事,身上一直穿著從海外帶回來的舊衣服。警衛人員擔心孫中山的衣服太舊不保暖,建議他添置些新衣服。他說:“現在革命還未成功,人民生活仍十分貧苦,我們大家都應該艱苦樸素。”上海一家商業公司的經理是位華僑,見中山先生沒有一件像樣的冬衣,心裏非常過意不去,就叫人定做了一件毛皮大衣送給孫中山,孫中山卻婉言謝絕了。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正式成立了,全國開始服裝改革。有人建議孫中山穿西服,他說:“這不成,穿西服就得用外國衣料,那要花我們很多的錢,使我們的黃金、白銀外流。”後來,他就自己親自動手把當時流行的一種日本式的學生服加以改裝,加一個小翻領,口袋由兩個改為四個,這種衣服後來就成孫中山出席會議和社會活動的主要服裝,也就是今天我們所稱的“中山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