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鼓勵士氣時(1 / 2)

士氣需要鼓勵,鼓勵士氣必須用某種力量來鼓勵。因此,在鼓勵士氣時一定要展現一定的實力,甚至展現的要超過自己的實力。

◎ 鼓勵士氣要展示一定的實力

當需要激勵士氣時,可以通過武器介紹、捷戰報告和其他宣傳鼓動手段。比如,各國的閱兵尤其是大戰之前和戰爭中間的閱兵就是非常重要的鼓勵手段。

希特勒兵臨城下,斯大林紅場閱兵

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國撕毀了1939年8月23日與蘇聯簽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背信棄義地向蘇聯發起進攻。德軍集中了200個師多達550萬人的軍隊,迅速突破蘇軍防線,隻用了3周時間,徹底擊潰了蘇軍27個師,另使蘇軍70個師的人員裝備損失了一半。到了10月底,德國的50多個師完成了對蘇聯首都莫斯科的圍控。希特勒揚言要讓德軍在克裏姆林宮裏聆聽迎接新年的鍾聲。

此時,蘇聯首都莫斯科的緊張氣氛幾乎到了無法忍受的程度,到處謠傳德軍坦克隨時可能衝進莫斯科市區。有人衝擊商店,搶劫運載罐頭食品的卡車;有人燒毀黨證,並摘掉了斯大林的像。因為公共汽車和出租汽車都被征用向前線運送部隊去了,行人隻能成群結隊地在大街上行走。政府部門都在急急忙忙焚毀各種文件,使得整個城市的上空飛舞著燒焦的紙片,更增添了恐慌的氣氛。10月15日,外交部緊急召見各國外交使團,通知它們當晚隨同政府一起離開莫斯科。

在這種形勢下,斯大林決定留在莫斯科,堅定地與保衛莫斯科的軍民戰鬥在一起。因為他知道,在此時,信心和勇氣是蘇聯戰勝敵人的最後保障,而他留在這裏本身就是信心和勇氣的體現。不僅如此,他還作出了一項幾乎令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決定:11月7日,在莫斯科紅場,舉行紀念“十月革命”勝利24周年的閱兵式,以重新鼓起蘇聯軍民戰勝法西斯德國、保衛自己家園的勇氣和信心。

由於當時的莫斯科一片混亂,德軍的間諜和失節叛變的奸細遍布各個角落,為了防止內部的破壞和德軍進行空襲,閱兵的準備工作進行得極為隱秘。對參加閱兵式的人事先也沒有告訴他們為什麼要訓練,大多數人認為這不過是開赴前線前的“鍛煉”。斯大林特別指示,組織工作由當時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部長貝利亞負責,除阿爾捷米耶夫、布瓊尼和幾個十分可靠的人以外,不到最後時刻,不要讓任何人知道準備閱兵的事,並將閱兵的時間比往常提前兩個小時進行。他們作了最壞的打算,如有德國飛機衝過防線進行轟炸,要迅速清除紅場上的死者和傷員,閱兵活動則必須進行到底,就如同雖然蘇聯已遭受沉重打擊,但衛國戰爭必須進行到底一樣。斯大林還決定親自在閱兵式上講話,並指示讓新聞電影製片廠攝製紀錄片,盡快複製後分送全國各地放映,報刊要更廣泛地報道閱兵式。

11月7日晨,成千上萬的莫斯科人冒著嚴寒和德軍空襲的危險,彙聚到莫斯科紅場,觀看了這一戰爭史上的奇觀。莫斯科軍區司令阿爾捷米耶夫將軍鎮定自若地指揮著部隊,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閱兵式。自1912年以來始終激勵蘇聯人民的《斯拉夫告別曲》一如往年響徹紅場。組織者特意安排《斯拉夫告別曲》的作者———捷爾任斯基師的一級軍需官阿加普金親自指揮。數十萬名蘇聯紅軍官兵荷槍實彈踏過紅場,接受斯大林的檢閱後,從列寧墓前走過,直接開赴自己的防禦工事或進攻陣地,投身到莫斯科保衛戰的最前線。

在閱兵式上,斯大林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講。這次閱兵以及斯大林的演講極大地振奮了軍隊和老百姓的士氣。戰場麵貌煥然一新。11月中下旬,蘇軍從多個方向上粉碎了德軍的進攻,並耗盡了德軍的預備隊。12月5日,蘇軍轉入反攻,並最終取得了莫斯科會戰的勝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首次遭到慘敗的德國從此滑向失敗的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