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堅持氣節原則(3 / 3)

曹植七步成詩,打動曹丕免死

曹植(192–232年),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曹操之子,累封為陳王,諡為“思”,世稱陳思王。

曹丕和曹植都是曹操的妻子卞後生的。曹操不但是個政治家、軍事家,還是個文學家,曹丕、曹植兄弟倆也擅長詩文,文學史上把他們父子合稱為“三曹”。曹植從小聰明非凡,十幾歲的時候,就讀了不少書,能寫很出色的文章。

謝靈運曾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鬥,我得一鬥,天下共分一鬥。”(《釋常談》)劉勰的《文心雕龍·才略》中也說:“子建思捷而才俊,詩麗而表逸。”明代王世貞的《藝苑卮言》也說:“子建天才流麗,雖譽冠千古,而實避父兄,何以故?才太高,辭太華。”

有一次,曹操看了曹植的文章,有點懷疑,問曹植說:“這是你請人代寫的嗎?”曹植跪下來說:“兒出口成文,下筆成章。怎麼會叫人代寫呢。父王不相信,可以麵試。”

曹操試了曹植幾次,覺得他果然才華出眾,因此對他特別寵愛,多次想把他封為王太子,隻是因為有些大臣反對,才決定不下來。

曹丕怕自己地位不穩,想方設法討曹操歡喜。有一次,曹操出外打仗,曹丕、曹植都去送行。臨別的時候,曹植當場念了一段頌揚曹操功德的文章,大家聽了十分讚賞。

有人在曹丕耳邊小聲說:“大王要離開了,你隻要表示傷心就行了。”曹丕果然抹著眼淚向曹操告別,曹操很受感動,也掉下了眼淚。

這件事使曹操覺得曹丕文才雖然不如曹植,但是心地老實,對他有感情。再加上左右侍從替曹丕說好話的人不少,曹操寵愛曹植的心漸漸變了。

曹植是個不注意小節的人。有一次,他竟在王宮裏坐著車馬,私自打開王宮外門出去。這件事可違犯了宮裏的規矩。曹操聽了這件事,大為惱火,把管宮門的官員辦了死罪。

又有一次,曹操派曹植帶兵出征。曹丕得到消息,事先送酒食去,跟曹植一起喝酒,讓曹植喝得酩酊大醉。正在這時候,曹操派人找曹植,連催幾次,曹植還沒醒來。曹操隻好把派曹植出征的事取消了。

打這以後,曹操就打消了把曹植立為太子的念頭。

雖然曹操打消了變立太子的念頭,但是,曹丕一直對曹植懷恨在心。

曹操死後,太子曹丕繼承他做了魏王和丞相,掌握朝廷大權。曹丕即位以後,依然將弟弟曹植看作政敵,總想找機會將他除掉。有一次,有人告發曹植經常喝酒罵人,還把他派去的使者扣押起來,侮辱威脅朝廷。於是,曹丕立即派人趕到臨淄,把曹植逮住了押回鄴城審問,準備治他死罪。

卞太後知道了,著急得不得了,連忙找到曹丕,親自給曹植求情,她說:“你弟弟平日嗜酒成性,自恃才高,狂妄放縱。你應該想到同胞的情誼,留他一條性命,我死之後也就瞑目了!”

曹丕不能不聽母親的話,他說:“孩兒也很愛他的才華,怎敢害他性命?今天隻是要狠狠教訓他一下,讓他改了這種驕橫性格,母親不必擔心。”

卞太後走後,曹丕把曹植叫來,曹植惶恐地伏在地上請罪。曹丕說:“從情理上說,我們是兄弟,從道義上講,我們又是君臣,你怎可倚仗自己的才華,蔑視朝廷的禮數呢?父親在世時,你常常把自己的文章拿出來向人誇耀,我很懷疑你是請人代筆的。現在限你在七步之內吟詩一首。如果你能做出來,就免你一死;若不能,那就要治你欺君之罪!。”

曹植說:“請出題目吧。”

曹丕為了為難曹植,說道:“你我是兄弟,就以兄弟為題吧。但是詩中不許出現‘兄弟’二字。”

曹植站起身,邁開步子,走一步,念一句,隨口就念出了一首詩: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

萁向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詩吟完了,他還沒有跨完七步。曹丕聽了後,也很受觸動,禁不住流下了眼淚。他覺得如果殺了自己的親弟弟對自己的名聲也不好,就打消了治曹植死罪的想法,免去曹植的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