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曼德拉“烏弗埃–博瓦尼爭取和平獎”。1993年10月,諾貝爾和平委員會授予他諾貝爾和平獎,以表彰他為廢除南非種族歧視政策所作出的貢獻。同年他還與當時的南非總統德克勒克一起被授予美國費城自由勳章。1998年9月曼德拉訪美,獲美國“國會金獎”,成為第一個獲得美國這一最高獎項的非洲人。2000年8月被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授予“卡馬”勳章,以表彰他在領導南非人民爭取自由的長期鬥爭中,在實現新舊南非的和平過渡階段,以及擔任南共體主席期間做出的傑出貢獻。
◎ 正確對待挫折,確保遇到挫折而不失誌向
遠大的理想絕對不是一帆風順就能實現的。在實現理想的征途中,必然會遇到巨大的困難和挫折。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所以,在前進中,如果遇到挫折,要確保自己不失誌向。
勾踐知恥臥薪嚐膽,吳越爭霸大獲全勝
春秋吳越之戰中,越國戰敗,經議和,越王勾踐在吳國做了三年奴隸,三年後,勾踐回國。
勾踐回國後,沒有急於補償三年所受的磨難,而是加倍努力,留心國政,積蓄力量,以圖報仇。他自己睡在柴草上,並在飯桌上方吊一個苦膽,每飯必嚐一下。自己公餘時間就下田與農夫耕作,讓妻妾盡著粗麻衣,親自動手養蠶織帛。為了增加人口,勾踐規定凡女十七歲不嫁,男二十歲不娶者,父母治罪。老百姓生男生女都有獎勵,生二子,由政府代養一個,生三子,代養兩個,孤兒寡婦均由政府出麵照顧。定出各種政策獎勵人民開墾荒地,增加生產,國家興修水利,救災賑濟。還規定,地方官的主要職責,就是督促農桑。
與此同時,勾踐命範蠡為其整頓軍隊。為了便於征調兵員,越國編設了裏閭組織。越國還大量製造兵器,訓練士卒,大治水師。經過範蠡調製,越國軍隊逐漸變成了一支訓練有素,進退有據,驍勇敢戰的精銳之師。
在外交上,越國仍然奉行卑事吳國的政策,時常進貢吳國玉帛珍玩,以討好夫差。越國還選派良匠,采集良材為吳國修築姑蘇台,選送美女西施、鄭旦,助長吳王驕奢淫逸之心;假稱饑荒,向吳國借貸口糧,使其倉稟空虛,又選顆粒飽滿的糧食暗中煮熟還給吳國,誘其作種子,使吳國當年無收;還設計離間伯韶與伍子胥,加深其朝廷內部矛盾,最終使吳王聽信讒言殺掉伍子胥,為越國除掉了心腹之患。
經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和一係列伐謀伐交,越國強大了起來。而吳國表麵看起來如日中天,但內訌卻湧了上來。麵對暗中準備,積蓄力量的越國君臣,吳王夫差被越人卑謙的外表所迷惑,一麵沉湎於越人奉獻的亭榭樓台與嬌娃美色之中,一麵窮兵黷武,傾吳國之力北上與中原齊、晉等國爭霸。越國暗中欣喜,遂遣少量兵馬,以助吳師。吳王發民夫開掘邗溝,以運水軍,越也派人相助。公元前484年,齊吳爆發了艾陵之戰,吳軍十萬,對齊軍十萬。齊軍悉數被殲,但是吳軍實力也有較大的損失。能征善戰的老兵傷亡過半,雖然繳獲的甲胄堆積如山,但老兵的損失,卻是一種看不見的內傷。吳王夫差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稱霸野心無限膨脹起來,不再以區區越國為意,一心要做中原的霸主。中原強國齊已被打敗,隻剩下一個晉國,尚需對付。於是,公元前482年春,吳王夫差與晉定公約,在黃池會盟,欲以兵威奪其盟主之位。為此吳王夫差竟將吳國精兵悉數帶上,隻留下些老弱殘兵,交給太子友留守。
吳太子友是個明白人,他知道越國這麼多年的居心,勸父親不要這樣,甚至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為例,勸喻執迷的父王。可是一心做著霸主夢的夫差,哪裏聽得進逆耳忠言。在他眼裏,越國不過是個不堪一擊又卑辭恭順的小國,怎麼敢輕動幹戈,遂毅然盡發國中精銳北上,赴黃池大會諸侯。
待吳國之師到達黃池,吳王耀武揚威地以兵威懾服了國內早已一團糟的晉國,坐上了盟主之位。這邊越王勾踐大會三軍,宣布伐吳,以報20年含垢忍辱之仇,越軍將士踴躍向前。公元前482年6月,越軍五萬分水陸兩路大張旗鼓齊頭並進,一路殺聲震天、旌旗蔽日。勾踐另派一路人馬由範蠡率領,自海路入淮,以防夫差回國,而親率主力以疇夫餘、謳陽為先鋒,直奔姑蘇而來。
越軍突至,吳國上下一片驚慌,太子友收羅殘兵五千到湖上(吳都之郊)據守,一麵深溝高壘龜縮不出,一麵遣使到黃池告急。不日,越軍先鋒殺到,兩下對峙數日,吳將於孫庸一向看不起越軍,竟不耐堅守,擅自引兵出戰。這邊一位王子見狀,也殺了出來,越軍措手不及,竟被打敗,先鋒疇夫餘和謳陽也當了俘虜。兩日後,越軍主力趕到。吳軍將領由於有初戰之勝,求戰之心急切。太子友終於架不住大家的慫恿,親率吳軍殺出營壘,直奔越軍的中軍而來。
哪裏想到,吳軍剛一衝到越軍陣前,隻見越軍嘩一下散成一個扇麵,然後如猛虎下山一般撲了上來,將吳軍裹在中間。區區五千老弱吳軍哪裏是蓄銳已久的越軍勇士的對手,轉瞬之間,像羊掉進了狼群,吳軍已被吞噬一盡,太子友也當了越軍的俘虜。接著,越軍乘勝攻下吳都姑蘇,一把火將吳國經營多年的首都燒了個幹淨。然後派兵在吳國各地將糧食物資搶掠一空,所有設施全部燒毀,以圖從根本上摧垮吳國的實力。
黃池會上,夫差剛剛坐上了盟主的席位,越軍進襲的消息就傳了過來,夫差強打精神,硬撐著當完盟主,旋即下令班師回國。其實在會盟儀式上晉國君臣已看出吳王色厲內荏的神情,猜想他一定國中有事,姑且讓他做個空頭盟主。
且說吳軍班師途中,一路聞知敗訊,將士們得知家園被毀,個個心膽俱裂,加之路途遙遠,行軍疲憊,上下皆無鬥誌。見此情形,吳王夫差回國報仇之心也大打折扣,未至國境,即先遣伯韶快馬兼程,去越營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