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超人的才能(1 / 3)

韜光養晦不僅需要有遠大的理想、優秀的品格、高深的涵養、堅強的意誌,而且還需要有超人的才能。如果是平庸之輩,那麼將一事無成。因此,韜光養晦需要有比常人更大的才能。

◎ 善於觀察

欲成大事,必須善於觀察事物的發展,觀察萬物,辨清真偽,正確分析形勢,爾後才能一舉成功。所以,這就要求韜光養晦者必須具備善於觀察的能力。

韜光養晦者,大多是時機不成熟、力量不強大的人。他們要想取得事業的成功,必須首先分清形勢,所以,對於周圍的環境一定要善於觀察,這樣,等到時機成熟時才能正確利用形勢,從而成就大業。

三年間沉穩觀察,楚莊王一鳴驚人

楚莊王即位時很年輕,即位之初,他並未像其他新君上任那樣雷厲風行地幹一些事情,而是不問國政,隻顧縱情享樂。他有時帶著衛士、姬妾去雲夢等大澤遊獵,有時在宮中飲酒觀舞,渾渾噩噩,無日無夜地沉浸在聲色犬馬之中。每逢大臣們進官彙報國事,他總是不耐煩地回絕,任憑大夫們自己辦理。他根本不像個國君,朝野上下也都拿他當昏君看待。看到這種情況,朝中一些正直的大臣都感到十分著急,許多人都進宮去勸諫,可楚莊王不僅不聽勸告,反覺得妨礙了他的興趣,對這些不著邊際的勸告十分反感。後來幹脆發了一道命令:誰再來進諫,殺無赦。

三年過去了,朝中的政事亂成一團,但楚莊王仍無悔改之意。

大夫伍參憂心如焚,再也忍不下去,冒死去晉見莊王。來到宮殿一看,隻見紙醉金迷,鍾鼓齊鳴,莊王左手抱著鄭國的姬妾,右手摟著越國的美女,案前陳列美酒珍饈,麵前是輕歌曼舞。莊王看到伍參進來,當頭問道:“你難道不知道我的命令嗎?是不是來找死呢?”

伍參抑製住慌張,連忙賠笑說:“我哪裏敢來進諫,隻是有一個謎語,猜了許久也猜不出,知道大王天生聰慧,想請大王猜一猜,也好給大王助興。”楚莊王這才放下臉,說道:“那你就說說看。”伍參說:“高山上有隻奇怪的鳥,身披鮮豔的五彩花紋,美麗而又榮耀,隻是一停三年,三年不飛也不叫,人人猜不透,實在不知是隻什麼鳥!”

當時的人喜歡說各種各樣的謎語,稱作“隱語”。這些“隱語”往往有一定的寓意,不像今天的謎語這樣單純,因此,人們多用這些“隱語”來諷諫或勸諫。楚莊王聽完了這段話,思考了一會說:“三年不飛,一飛衝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此非凡鳥,凡人莫知。”

伍參聽後,知道莊王心中有數,非常高興,就又趁機進言道:“還是大王的見識高,一猜就中,隻是此鳥不飛不鳴,恐怕獵人會射暗箭哪!”楚莊王聽後身子一震,隨即就叫他下去了。

伍參回去後就跟大夫蘇從商量,認為莊王不久即可覺悟,沒想到幾個月過去後,楚莊王仍一如既往,不僅沒有改過,還越發不成體統了。蘇從見狀不能忍耐,就闖進宮去對莊王說:“大王身為楚國國君,即位三年,不問朝政,如此下去,恐怕會像桀紂一樣招致亡國滅身之禍啊!”莊王一聽,立刻豎起濃眉,露出一副暴君的形象,抽出長劍指著蘇從的心窩說:“你難道沒聽到我的命令,竟敢辱罵我,是不是想死?”蘇從沉著從容地說:“我死了還能落個忠臣的美名,大王卻落個暴君之名。如果我死能使大王振作起來,能使楚國強盛,我甘願就死!”說完,麵不改色,請求莊王處死他。

楚莊王等待多年,竟無一個冒死諍諫之臣,他的心都快涼了。這時,他凝視了幾分鍾,突然扔下長劍,抱住蘇從激動地說:“好哇,蘇大夫,你正是我多年尋找的社稷棟梁之臣!”莊王說完,立刻斥退那些驚恐莫名的舞姬妃子,拉著蘇從的手談起來。兩人越談越投機,竟至廢寢忘食。

蘇從驚異地發現,莊王雖三年不理朝政,但對國內外事情事無巨細都非常關心,對朝中大事及諸侯國的情勢都了如指掌,對於各種情況也都想好了對策。這一發現使蘇從不禁激動萬分。

原來,這是莊王的韜光養晦之策。他即位時十分年輕,不明世事,朝中諸事尚不明白,也不知如何處置,況且人心複雜,尤其是若敖氏專權,他更不敢輕舉妄動。無奈之中,想出了這麼一個掩人耳目的方法,靜觀其變。在這三年中,他默默地考察了群臣的忠奸賢愚,也測試了人心。他頒布勸諫者死的命令,也是為了鑒別哪些是甘冒殺身之險而正直敢言的耿介之士,哪些是隻會阿諛奉承,隻圖升官發財的小人。如今,三年過去,他年齡已長,經曆已豐,才幹已成,人心已明,他也就露出了廬山真麵目了。

第二天,他就召集百官開會,任命了蘇從、伍參等一大批德才兼備的大臣,公布了一係列的法令,還采取了削弱若敖氏的措施,並殺了一批罪大惡極的犯人以安定人心。從此,這隻“三年不鳴”的“大鳥”開始勵精圖治,爭霸中原。

武則天禦賜寶物被盜,蘇無名密思急案慢破

唐代武則天時,湖州別駕蘇無名以善於偵破疑難案件而聞名朝廷內外。一次,他到神都洛陽,恰巧碰到武則天的愛女太平公主的一批寶物被盜,武則天詔令破案。

太平公主是初唐時期頗有聲名的公主。她的性格酷肖母親,因此深得武則天的寵愛。一次,武則天賞賜給她各種珍貴寶器,價值連城。太平公主收到母親這批賜物,即帶回家中密藏了起來。但是,一年之後,寶物不翼而飛。這是聖上禦賜的寶物,太平公主不敢隱瞞,立即告訴了武則天。

武則天知道後,認為這有損她的臉麵,立即召來洛州長史,詔令他三日內破案,如限期之內不能緝盜歸案,則以瀆職、欺君問罪。

洛州長史恐懼萬分,急忙召來州屬兩縣主持治安和緝盜的官員,向他們投下製簽,下令兩日之內破案,否則處以死罪。兩縣的緝盜官員們無力破獲這樣的大案,隻是依照長史的做法,召來一班吏卒,嚴令他們在一日之內破案,否則也是處以死罪。

無法再往下推的吏卒們,手中拿著上司的死命令,一時慌了手腳,隻得來到神都大街碰運氣。恰好,他們碰上了晉京的蘇無名,於是便一擁而上將這樁“禦案”告訴了他。蘇無名聽完後,吩咐他們如此如此,便同他們一塊來到衙門。一進衙門,這班吏卒望著主管緝盜的官員高呼:“捉住盜賊了!”他們的話音還未落地,蘇無名已應聲進大廳堂。緝盜官一問,眼前來的乃是湖州別駕蘇無名,便怒斥吏卒們:“膽大妄為之徒,怎能如此侮辱別駕大人!”

蘇無名一見緝盜官訓斥下屬,便朗聲大笑道:“不要怪罪他們。他們請我來此為的是偵破公主珍寶被盜的禦案!”緝盜官一聽,驚喜萬分,便急忙向蘇無名請教破案的妙策。蘇無名神色不動,隻是說:“你我可立即見洛州府長史。見了長史,你隻需告訴他,禦案由我湖州別駕蘇無名來主持偵破即可。”緝盜官依了蘇無名的主意,帶他前往洛州府。

緝盜官和蘇無名二人來到洛州府。長史一聽破案有了指望,立即行禮迎接蘇無名,感激涕零地拉著蘇無名的手說道:“今日得遇明公,是蒼天有眼,賜我一條生路啊!”說完,洛州府長史屏退左右,向蘇無名征詢破案的妙策。蘇無名依然是神色不動,不急不忙地說:“請府君帶我求見聖上。在聖上麵前,我蘇無名自有話說。”洛州府長史急於破案交差,立即上疏朝廷薦舉蘇無名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