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四節 樂做“蛀書蟲”(1 / 1)

如果說盛夏登山又熱又渴而得以在半山腰涼亭上喝清香涼爽可口沁人的冷飲是一種莫大的享受,那麼工作繁忙,生活勞累之餘躺於書齋的安樂椅上品文讀書便是一種樂趣之極致。

讀書,對於活得沉重、活得疲累者來說無疑是一種消除疲倦、放鬆神經的不可多得的安樂劑。厭倦無趣時讀一讀馬克·吐溫、魯迅的雜文小品,頓覺如嚼橄欖其味無窮;煩躁心焦時朗讀一首雪萊、普希金的詩,立似汲飲甘醇瓊漿;賞一段車爾尼雪夫斯基的美學高論,品一篇培根、伏爾泰的人生雋語,無不得到一種知識的補充、理性的啟迪和情操的熏陶,“裨益無窮是精神”。

書要雜讀,雜讀有益。涉獵古今中外文史哲、政經藝術數理化、天文地理花鳥魚蟲、原子電子計算機,哪怕是“蜻蜓點水”,隨便翻翻也好。據說魯迅休息時就喜歡躺在藤椅上隨便翻翻,雜七雜八,東鱗西爪,集腋成裘,像蜜蜂在百花枝頭飛來飛去。這樣的讀書法,怡然悠樂,陶情冶性,裨補心身,不像伏案攻關那樣叫人呼吸增快血壓升高。當然,這僅屬一種自我感覺罷了,各人自有各人的體會。

讀書是樂,然而煩惱亦不少。先是占用時間太多而常擠掉別的事兒,每每受家中諸人之怨責,要上街要吃飯要睡覺了還呆在書齋裏總要被罵作“蛀書蟲”的。給起了個“蟲”字號雖然難聽,然書中求樂求靜如我者往往是“虱子多了不覺癢”,喜滋滋地說聲罵是愛責是誇。你在那裏罵你的,我在這裏“享受”我的,各得其趣。車爾尼雪夫斯基先生早在孩提時代就是一位遠近聞名的“蛀書蟲”!當年馬克思在大不列顛圖書館一呆就是十幾個鍾頭,這才是頂大頂大的“蛀書蟲”呢!這車氏大名人尚且如此,吾輩無名小輩如我者怕還不夠“蟲”這個“格”呢。幾句“抗爭”,說得夫人“噗嗤”笑了,且捶過來幾拳:蛀你的書去吧!

因此,我樂做隻“蛀書蟲”。

(19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