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喜悅心
這是決定一個人是否感到快樂和充滿希望的自我感覺。在人類所具有的美德中,喜悅的心情是最重要的品德。在人生當中,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難免會遭受些挫折。但為什麼有人經常愁眉不展,而另外的人則經常笑口常開、歡歡樂樂呢?關鍵就在於自己,在於自己的人生觀,在於自己看待事物的方法。
父母能夠常常心懷喜悅,才可能養育出活潑快樂的子女。悲觀、懼怕和憂鬱,比流行性感冒更易傳染給兒童。如果家裏充滿快樂喜悅的氣氛,孩子天生的喜悅與樂觀,就很容易滋長起來。
(6)適應力
適應力是動物界求得生存與外界環境保持平衡的一種普遍特性。但人類的適應能力,以其特有的能動性所反映的個性特點,為其他任何高級生靈所望塵莫及。而對生存環境的災難性遭遇,動物的適應辦法便是大批地從被毀壞的環境裏外逃,向充滿生機的地方遷移。人類卻不會如此,人類會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幹去改變它、重建它。適應力要在鍾愛、鼓勵及勇於嚐試下培養。適應力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應用想像力去克服困難或解決問題,它改變了生活的環境與條件,使自己生活圓滿。另一種是改變自己,讓自己有足夠的耐力和勇氣,接受困境和折磨,那就是容忍和毅力。這兩種適應能力,要從父母以身作則中調教,才會有好的效果。一個沒有獲得真愛的孩子,安全感受到威脅,適應能力也會不如別人。
夫妻和兒女共同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家庭。而家庭的希望是兒女,因此,我們要為家庭的幸福而培養撫養孩子的美德。解決夫妻衝突的七大妙方(1)不要讓爭吵成為家庭負擔夫妻間由於人生觀的不同,會在生活習慣上、思想上或興趣愛好上產生一些差異,偶爾發生幾句爭執,並不為怪。但如果這種情況經常地反複地發生而又處理不當,就會成為一種慢性的不良情緒刺激,感情上往往形成難以彌補的裂縫,發展下去就會造成不良後果。
(2)要保持一種美好幸福的家庭生活
往往夫妻間的爭吵、鬧矛盾會缺乏一種調節劑。有如在一個悶罐裏,惡性情緒得不到適當的排解,日積月累,最後達到飽和的程度,就不可避免要炸裂開來。為此,想建立美滿幸福的家庭生活,就要在夫妻之間經常保持一種美好幸福的家庭關係,並經常保持一種美好的融洽的情緒狀態。
(3)夫妻爭吵是導致滿腹怨恨的關鍵
夫妻間爭吵和慪氣時,必然產生煩躁、怨恨、悲傷和憤怒等情緒,在心理學上稱之為負性情緒。負性情緒經常發生,就會銷蝕往日培養起來的夫妻恩愛之情。從生理學角度上看:負麵情緒會引起體內一係列生理生化反應,例如兒茶酚胺(包括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等,稱為情緒物質)會大量分泌,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呼吸加速加深,血糖大大增加,胃腸蠕動受到影響等等。這些生理生化反應又會通過反饋作用加劇雙方的火氣,產生“惡性循環”。如果雙方都要爭個誰對誰錯,互不相讓,“惡性循環”就終止不下來,結果越吵越凶,使“戰爭”不斷“升級”,弄得不可收拾,盛怒之下,就很容易做出缺乏理智的事來。另外,負性情緒往往比較盲目,強烈的負性情緒還會影響理智,使人不能冷靜和客觀地看待事物、分析問題。吵起架來,夫妻之間往往隻見缺點,對也成了錯。總之是一無是處,這樣,夫妻恩愛一筆勾銷,剩下的隻有滿腹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