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父親最擔心的,就是怕兒子今後一生受製於一個缺乏理性頭腦,隻憑感情支配一切的女子。
(4)切勿忽略他的兄弟姐妹
對於他家中的兄弟姐妹,你千萬不要不看他們,如果你能獲得他們的友誼,將來一定會倍加感到幸福的。要記住,當你第一次的拜訪結束以後,第一個直率地在別人麵前批評或是讚揚你的就是他的弟或妹。無論是什麼樣的評價,你必須相信,他們的第一句話常常會影響其他人左右遊移不定的心,而最終確定你在他們心中所占的位置。培養撫養孩子的美德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啟蒙教師,是偉大的,母親對於子女,不但要養,還肩負著教的重大責任。有好的子女,會使自己感到辛勤耕作後的收獲,以及心靈的極大安慰,教育子女要特別注意培養其優美的品德,這樣就不會怕世途險惡。如下介紹培養子女的美德:
(1)熱心
熱心是待人和處事的動力。沒有熱心就不能成大事,有時連小事也做不成。不論對待貧富老少,應時時表現出平易近人,樂於協助別人的態度。在處事方麵,熱心給我們百折不撓的態度,積極進取的精神。
人類的熱心是天生就有的,無需特別訓練,隻要父母能留意去保護它,不被成人無意破壞,它便可以滋長出來。孩子們對許多事都表現出熱心,孩子們往往為了幫父母做家事,會賣力地額外做些什麼,即使做砸了成人也不要批評他們,給孩子澆冷水,這樣會使孩子漸漸失去他的熱心。當然,須對孩子的工作方法加以指導,但他的熱心是純淨的,是值得讚美和鼓勵的。
(2)智慧
智慧是一種良好的適應能力和待人處事的中肯方式與態度。智慧不是通過嚴加管教就可以得到的,而是在生活適應、遊戲和藝術中得來的。它表現在人與人之間,蘊藏在自己和大自然之間。
(3)自信心
自信心是從成功的經驗中得來的。有的人認為世界上所有的好東西好事都不屬於自己,而屬於那些幸運的人們。他們沉迷於自己卑微的信念中,那麼他們的一生,自然要卑微以歿世;除非他們一朝醒悟,敢抬頭要求“優越”。生活中有不少可以成大事,但最終默默無聞度其平庸一生的男女,就是因為他們對於自己的能力估計太低的緣故。父母親若能發現子女的興趣,就應該鼓勵他們嚐試,還要慢慢加以誘導,就可以使子女嚐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建立自信心。有信心才有膽識去解決問題,才有胸襟關懷自己、家人和社會。有信心才能成為社會上有用的人才。
(4)同情心
同情心對於人來說並不陌生,即使一個人從來不同情別人的人,至少也會被別人同情過。當然,這裏所說的同情並非僅僅是一種憐憫,憐憫是同情的一種,但同情不全是憐憫。在較高層次上說,同情是指把我們自己與別人或物等同起來,使我們也分享他們的感覺、情緒和感情。同情需要有一定的生活經驗為基礎,過去的經驗使我們了解在什麼樣的情況境遇下會產生什麼樣的感情和情感,當我們看到別人處在自己曾經處過,或者憑經驗很容易在想像中體驗的情境時,我們就開始將心比心,設身處地地把自己與他們等同起來,去分享他們的喜怒哀樂和悲歡離合。
同情不僅限於人與人之間,也可存在於人與物之間。人看到鳥獸哀鳴就產生不忍之心,也是因為人的同情心與鳥獸的感受同為一體,鳥獸也是有知覺的;人看到草木被折損,必然有憫恤之心,是因為人的同情心與草木的感觸同為一體,草木也是有生命的東西。孩子們對於生物的痛苦和死亡最為敏感,他們表現出強烈的同情和憐憫,這種惻隱之心,可以發展成人類最了不起的友愛。友愛不但是尊敬別人的美德,同時也是人類互助的天性,它是人類不斷進步,相互提攜克服困難的憑借。在家庭裏,時時保存著友愛,鼓勵他們關懷需要幫助的人,同情心的火種定會永不熄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