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白衣社(1 / 3)

雖然已經有心要給這位睢陽太守一點苦頭吃,可是眼前這位一上來就這麼說,的的確確讓若涵吃了一驚,不過她還是就著他的話問:“你就是許穆?”

“罪臣正是許穆。”

“先前睢陽城閉門不開的命令也是你下的?”

“是。”

“你既然口稱有罪,那你可知自己所犯何罪?”

“罪臣許穆明知大災,卻不開倉放糧,是為罪一;關閉城門,拒絕流民入城,是為罪二;知道朝廷特使在城外卻沒有及時出迎,是為罪三。以此三條,許穆已經罪不容誅。懇請殿下賜一死,以謝天下百姓。”

暈——這是演的哪一出啊?除了何子章,還沒見過一心求死的啊。可是現在怎麼了?這求死的一個趕著一個往前衝,怎麼自己總是遇見烈士!不過看眼前這人一副尖嘴猴腮的樣子,也不想什麼大眾大勇之人啊,難不成這人還真的以為自己是軟柿子,想用這一手來個下馬威?

想死?可沒那麼容易。若涵一聲冷笑:“許穆,你以為你死了這些罪名就一筆購銷?你說的那些罪名,沒有一個是你一個人能扛得起的。”

“罪臣知道自己百死不足以贖己罪,不過還請殿下明斷,不要偏累他人才好。”

“許太守,既然你已經承認自己有罪,那我倒要問問你。大災之下,睢陽城中明明有三座糧倉,可是你為什麼不開倉放糧?眼見城外災民受難,你作為睢陽父母官為什麼不開門賑災?難道這就是你父母光的威風、父母官的作為嗎?朝廷給你俸祿就是要你置百姓的生死於不顧的嗎?”

“殿下!”許穆仍然是低垂著頭,聲音卻是嘶啞幹澀:“此事全由罪臣一力承擔,還望殿下盡快處置罪臣,不要再牽連他人。”

聽到這裏,她才覺出點味兒來,這位的認罪態度也太奇怪了。這個時候難道還不為自己辯護嗎?可是真的要一心求死的話,您老找個沒人地方自己上吊了不就行了?幹嘛還要巴巴的跑到這大廳廣眾之下對自己的罪行供認不會呢?

難不成——這位老兄其實是在代人受過?他剛才這一番話說的,明顯就是抱著必死的態度來的。不過要真是這樣,她就更不能隨隨便便的將這位拿下了。牽連他人——就說明這中間真的還有其他人!既然是這樣,就更要查清楚了!

“既然如此——許穆,你目無尊卑,以下犯上,閉門自守,見死不救,實在是罪無可恕!來人,將他拿下,交由劉侍衛看管起來,隨後審理!”這個人交給劉成看管,應該會穩妥一點,畢竟是安郡王的人,不屬於京中的任何一派,估計不會有什麼機會暗下黑手。

官道上,一小隊人馬疾馳而過。與眾不同的是,這隊人馬,領頭的是個白衣飄飛的少年,約莫十一二歲的樣子,劍眉星目,生的頗為俊朗。這少年身後跟著的也是六七個少年,錦衣玉帶,腰佩長劍,坐下也都是清一色的白馬,動作之間貴氣四溢,一看便知道到這些少年必定個個家世不凡。然而此刻,這些貴族子弟卻沒有賞花弄月的閑情逸致,而是一路疾馳,倘若是有心人注意,就會發現,他們的方向是——睢陽。

銀月皇城,大殿上,十幾個大臣顫巍巍的跪著,有幾位還是‘父子齊上陣’。就連吏部尚書韓敬元和傅陶薑都位列其中,這些本是分屬不同陣營的老狐狸們,此時卻已經不分彼此,一起挨挨擠擠的跪在大殿之上,更有幾位已經老淚縱橫,痛哭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