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白衣社(2 / 3)

“廢物!”老皇帝恨恨的將奏折摔在地上:“京城的禁軍難道都死光了嗎?竟然眼睜睜的看著這麼多人的出了城?”昨夜子時一行人馬闖出城門,白衣佩劍,都是十來歲的少年,今早上朝才知道,這一行人俱是官宦子弟,細問之下,六部之中幾乎都有牽連。

“陛下恕罪”九門提督聞言,連忙倉皇的跪倒在殿上:“臣不是不攔,實在是——實在是小公子們身份高貴,小人哪裏敢得罪啊!韓小公子出城時更是拿著您禦賜的金牌,小人…小人真的不敢攔啊。”聞言,跪在殿下的韓敬元嘴角抽搐了一下,恨恨的看了一眼九門提督,臉上的表情卻更加悲戚了。九門提督嘴裏說的這個韓公子可不就是韓敬元的小兒子嗎,整個銀月誰不知道,這位小公子自小便極受皇帝青眼,七歲那年禦前便得了皇帝禦賜的金牌,是難得的榮寵。不過這個韓公子也是個知禮守禮的聰明人,怎麼這回——

“你是九門提督,你攔不住,難道還不會追啊!”

“陛下明鑒啊,小公子們騎得可個個都是日行千裏的寶馬良駒,小人、小人哪裏追的上啊。”

“追不上?真是個酒囊飯袋!朝廷要你何用!來人!給我褪去官袍,逐出京城,永不錄用!”

“陛下!陛下明察!不是臣的錯啊!”這位九門提督大人瞬間就被拖出大殿,隻剩下聲音還遠遠近近的傳來,攪得老皇帝心煩意亂:“胡鬧!胡鬧!這簡直就是胡鬧!這個時候,難到還不夠亂嗎?還有你們!你們這些做長輩的難道就不能好好管管自己的兒子嗎!”一雙利目恨恨的掃視著殿下跪著的眾人。

“老臣知罪,是老臣家教不嚴,待犬子歸來定然好好責罰!”“求陛下法外開恩,救犬子回來。”“陛下,那是重災區啊,陛下!”“陛下!流民凶悍!還請陛下看在老臣一家忠烈的份上,召犬子回來!”大殿上頓時響起一片懇求聲。

“夠了!”老皇帝歎氣:“為今之計也隻有如此了,派人八百裏加急,詔他們即刻回京。”

“陛下”刑部侍郎劉瑾卻突然上前一步:“此次深夜闖出城門,著實不同尋常,偏偏又在這個關鍵時刻,臣以為,應該徹查。臣早就聽說京中有一‘白衣社’,此次夜闖城門者皆身著白衣,臣懷疑會不會與這‘白衣社’有關。”

這話一出,殿上跪著的一眾人麵色就都變了,一個個都拿眼睛橫著劉瑾:這‘徹查’二字一出口,就等於是給自家兒子先定了擅闖皇城之罪啊!先不說別的,但就這一條,就好不了!這辛辛苦苦努力了半天,好不容易,皇帝這邊已經不追究了,他這一句話倒是先把罪名定死了?這不是犯眾怒嗎?

劉瑾估計也意識到了自己說錯了話,便連忙把話鋒一轉:“眾位小公子年紀尚幼,定然是受人蠱惑才出了偏頗,臣以為應該查處元凶,以免再有人被蠱惑!”

“哦?‘白衣社’?”老皇帝仿佛也有興趣,瞟了一眼劉瑾:“你知道?”

“臣所知不多,隻知道這是這兩年才出現的,每月初七在東城‘滄海樓’集會,卻不清楚組織者為誰。不過,臣卻聽說,傅家的二公子是滄海樓的常客,想必傅大人應該比較清楚。”

“哦?是嗎?傅愛卿?”老皇帝微微轉眼:“說來給朕聽聽。”

傅陶薑倒也毫不客氣,索性就直接坐在了大殿之上:“回陛下,臣也是偶爾聽我家那個不肖孫子說起的,倒是也沒有怎麼放在心上,不過既然陛下您問起來,臣也勉強記得一些。那應該就是一個詩會集社什麼的吧,就跟陛下年輕時的那個什麼‘春月詩社’相似吧。我家那個整日裏隻喜歡習武,有一天回來卻突然念著一首詩,所以老臣記得清楚一點,說就是從什麼‘滄海樓‘聽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