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涵特別為自己放了一日的假,其他人繼續施粥,她決定進城裏看看。自己則拎著一小筐的麵餅走近了一處流民最集中的地方。這些麵餅是用草根加上高粱麵做成的,吃起來粗糙鉻牙,還是三天前何子章在逃難的一處富商那裏求來的。雖然已經是來之不易的糧食,但是若涵卻始終沒有辦法下咽,所以準備拿出來分發。
車上的糧食大部分是不能動,每到一處,都隻能分出少許糧食,但是大家還是自發的省下不少口糧,用以周濟災民。
在一處背風的山坡有十幾個破窯洞,裏麵聚集了大約上千從閔、潞兩州流亡到這裏的饑民。
窯洞裏紛紛走出破衣爛衫瘦骨嶙峋的流民,帶著疑惑,卻瞪著麵餅咽口水。她拿起麵餅遞給離自己最近的一個小孩,他接過,狼吞虎咽,一個麵餅立馬下肚。
人群立刻騷動了,每個人兩眼放光地衝她,不是,是衝著她身旁的那一小筐麵餅奔來。若涵大喊著要他們排隊領取,卻完全被忽略了。最後她竟然發現自己被擠了出來,無論她再怎麼喊叫,都無法維持秩序。
筐子被擠翻,踩破,麵餅滾在地上,婦女小孩被擠哭的聲音傳出,甚至有人為了搶麵餅而打起架來。場麵的混亂讓若涵心怵不已。第一次自己分發食物,果然還是缺乏經驗。早知道,應該招募一些幫手維持秩序的。
她又往前走了走,尋到一間破廟,其實應該說道觀更合適。因為台基上那個積滿灰塵的塑像看著更像太上老君的模樣,可旁邊的幾個小雕像卻是佛陀的樣子,唯一的相同點是都已經破敗不堪了。一邊打量著這個破廟,一邊盤算是否把此處做為以後賑災的臨時指揮部,突然之間就聽到了一個細小的孩童哭聲從台基背後傳來。
她繞到‘太上老君’背後,看到一個大概四五歲的小男孩,渾身襤褸,正抱膝哭泣,穿著破爛的棉衣,裸露出來的胳膊上還有些打鬥的淤青。瘦小的身軀,明顯營養不良。聽到動靜,嚇地抬頭,臉上雖然邋遢,卻有一雙晶亮的大眼睛,隻是因為饑餓,眼窩已經深深的凹陷下去,雙頰上也蒙著一層暗黃。
“你怎麼了?怎麼坐在這裏哭?”
“草根沒有了,樹皮也沒有了,就連剛才我抓的老鼠也被人搶走了。”
若涵心中有點犯惡心,皺起眉頭:“老鼠?”那東西能吃嗎?怎麼還有人搶這玩意兒?
那孩子並沒有理會若涵臉上的表情,隻顧委屈地點頭:“昨天找到的飯團子我都沒有吃,今天在水溝裏等了好久,才等到一隻老鼠上鉤。可是——剛才又被人搶走了。”
若涵隻覺得心下一陣淒然,便把懷裏揣著準備當午飯的餅拿了出來,分給他一塊。
那孩子猶豫了一會,咽著口水,迅速接過。剛要咬,卻又停住,把餅小心收入懷中。
“怎麼不吃?你不是很餓嗎?趕緊吃了吧,不然又要被人搶走了。”
那孩子看若涵一眼,雖然仍在咽著口水,卻強行忍住了:“這還要帶回去給娘,還有姐姐吃。她們也沒有吃的了。我不餓了。”
這麼懂事的小孩,他才幾歲啊。若涵心下一陣酸澀,索性便掏出自己最後的一塊麵餅也遞給了他:“那塊拿回去給他們,這塊給你吃。”
那孩子兩眼放光,緊緊盯著麵餅,咽口水的聲音大得讓人有點心酸。正當若涵以為這孩子會馬上將這塊餅子吞下的時候,他卻重又抬起頭認真地問道:“姐姐,你就這一塊了,你不吃麼?”
若涵愣住。這個孩子,還真讓人憐惜:“我不餓,你快吃吧。”
那孩子終於飛快的接過麵餅,狼吞虎咽地嚼,卻嗆住了,引得一陣咳嗽。若涵趕緊輕拍他的背,好瘦小啊。伸手把腰間掛著的水囊遞給他,他喝著水,一塊餅瞬間便吃完。
“吃飽了就趕快回去吧。”這小孩長得很是機靈,又這樣孝順懂事,倘若沒有這場大災,估計他應該會有不一樣的生活吧?要是臉上肉肉的,應該會像如晴那樣可愛。
“謝謝姐姐!”那孩子感激的點點頭,便向城中飛快的跑去了。
若涵遠遠地看著這孩子逐漸消失的身影,忽然就覺得很開心。心,也突然放晴了。連日來的沉重一掃而光。能救一人,便救一人。
往回走的路上,那個孩子的笑臉依然久久的在她眼前浮現。若涵的嘴角浮起淺淺的笑容,這樣乖巧懂事的孩子,讓她的心也跟著溫暖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