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餓時吃飯,困時睡覺”(2 / 2)

林清玄沉思良久,幽幽地說道:“可是,我怎麼才能做到這一點兒呢?”

大師對他進行了更深一步的點撥:“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不如求心!心,應該是一池清水。心水清澈了,山水花樹映在上麵都是美麗的。那樣,日日是好日,夜夜是清宵,處處是福地,法法是善法,就沒有什麼可迷惑、汙濁我們的了!”

聞聽此言,林清玄徹底解脫。他在禪師的點撥下,走向了“覺悟”之路。他終於明白了,每個人都會有高興和痛苦的時候。在高興時,可以做到心平氣和,在痛苦的時候,可以做到平平靜靜,那麼人的生活就會變得很簡單,人生隻有三步可走,一是看山感歎,望水歎息,凡事都感覺不平,凡事都要計較幾分,到了最後,終於大徹大悟,然後可以回歸自然。其實無論你所走的路是寬是窄,這一切都是組成生活的一部分。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心平氣和地欣賞它,高興與痛苦都是每個人情感的一部分,哪一種都不可缺少。林清玄終於明白了人生的真諦。從此,他的寫作從“旭日東升”進入“鏡花水月”。他那清淨淡泊更是吸引了無數的讀者。

中國有一句俗話,叫做“活在當下”,其實,不僅要活在當下,還要活好當下。每個人都應該把過去的煩惱舍棄,把未來的憂思扔掉,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眼前的生活。如果你不這樣做,那麼失去此刻之後,就意味著你永遠地失去了這一刻,人生也就再沒有這一刻了。不能珍惜今天的人,也就無法向往來生了。有了“活好當下”的概念,才會在快樂來臨的時候享受快樂帶給我們的美妙,痛苦來臨的時候,坦然迎接痛苦,黑暗也好,光明也罷,都要勇敢地去麵對。不要回避,你避無可避,也不要逃離,因為你無處可逃,隻有坦然麵對,你才會活得瀟灑自在。

人生就如同一場旅途,你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也許你會成為有錢人,也許你會很窮困,也許你手中握有權力,或者你隻是一介布衣,但是無論怎麼樣,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生、老、病、死等諸多煩惱和困惑。我們看不到自己的來生和前世,我們可以看看曆史,想一想那些偉人奇人,無論是號稱君臨天下的秦始皇,還是建立漢家千秋大業的漢武帝,他們都要麵對這些問題,沒有人能夠躲開,雖然人們渴望著擁有世外桃源,人間仙境,那也隻不過是一種美好的幻想而已。

我們隻是人,作為社會的人,我們麵對現實,去坦然處理生活中的是是非非;作為自然人,我們去承擔自己的責任,去盡到自己的義務,去享受自己的權利,總而言之,餓時吃飯,困時睡覺,做到這一點,那麼你就會參透世事,感悟人生,活得更加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