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我認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活好當下。因為過去已經無法改變,無論你是否無悔;未來還難以預知,無論你有什麼樣的打算。因此,剩下的就隻有一點,那就是活好當下,說具體一些,就是餓時吃飯,困時睡覺。
這個道理聽起來淺顯,理解起來卻遠非字麵上那麼簡單。
讓我們看看林清玄的故事,也許通過這件事,你能體會其中的深刻道理。
著名作家林清玄年輕的時候,愛上了一位女子,但是她卻拒絕了他。也許她不知道,這對於林清玄而言是多麼大的打擊,因為她是他的初戀,在他心中,她遠比世間的一切重要。
就這樣,極為珍視這段感情的林清玄因第一次失戀而一夜之間“須發皆落”,他覺得活在人世間就是一種痛苦。最看重的感情離自己而去,這個世間也不再有他可以留戀的東西。於是,林清玄製訂了一個“唯美的自殺計劃”,但是,又覺得這樣死去似乎還有些缺憾。於是,他決定看完最後一本書後再“告別愛情”。
他手中拿的是一本印度的《奧義書》。林清玄看到書中有這麼一段話,打動了自己的心:“一個人到了30歲,要用全部的時間來覺悟,不覺悟的話,就是一步步走向死亡。”林清玄反問自己為什麼要走向死亡?自己覺悟了嗎?
那麼,什麼才是真正的“覺悟”呢?接著,林清玄又從書本裏尋找答案。他發現,禪學中對“覺悟”二字講得最多:“覺”就是省覺學習,“悟”就是觀照自我之心。“覺悟”,就是通過學習看得見自我之心。
林清玄似乎受到了某種啟發,他自殺的心思不再堅定不移,在動搖之際,他決定去請教一位禪師。而對這位大師,他開口請教:“如果一個男人因為失戀而痛苦不堪,怎麼辦?”
這位禪師說:“在你沒有遇到她之前,你的生活不也一樣的嗎?為什麼你那時能無憂無慮、開開心心,而現在卻要痛苦呢?有相遇,就有分離;緣分盡了,就應該分手。勉強會招來更大的不幸。分分合合,自然規律;該分則分,這是好事呀!應該高興才是!”
聽了大師的話,林清玄似乎明白了什麼,但是,他還是有幾分不甘心。為什麼自己還是這麼痛苦呢?
大師微笑著說,你需要修行。
那麼,什麼才叫真正的修行呢?
大師最後送他一句話:“真正的修行,就是餓了吃飯,困時睡覺。”
但是,林清玄還是不明白。他索性打破砂鍋問到底,每個人都在餓了吃飯,困了睡覺,難道這有什麼不同嗎?
大師微微一笑,答道:“同樣是吃飯和睡覺,卻有不一樣的結果。凡人吃飯時,左顧右盼,想這想那,千般計較,萬般思慮;睡覺時,顛倒夢寐,夢這夢那,患得患失,思緒萬千。修行者,吃飯就是吃飯,睡覺就是睡覺,別無他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