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越怕的事,就越要去挑戰(1 / 2)

大家都有這樣的體會吧,如果不會遊泳的人站在遊泳池旁邊,那麼就隻會越想越怕;但是如果勇敢跳下水,遊泳也就變得沒有那麼可怕了。其實世間萬事萬物的道理是相通的,懂得了這一點,那麼你就會明白,越害怕的事情,就越要去挑戰,因為事實會證明,那麼恐懼根本就沒有必要,那些擔憂的麻煩,根本就不堪一擊。

我認為,一個對生活中的種種麻煩滿懷恐懼的人不是一個真正的人,他隻不過是一種玩偶,被生活所玩弄的玩偶。這是他自己的悲哀。因為他完全被生活中的事情縛住了手腳,被眼前的麻煩左右了情緒,本來並不可怕的事情,在他的眼中開始變得複雜起來,變得更加撲朔迷離,最後逼得人瀕臨精神崩潰的邊緣。

其實,對於那些自認為可怕的事情,唯有勇敢麵對,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出路。如果一味逃避,那麼到了最後,反而讓你的恐懼心量加重,心理負擔變重,所以的一切都變成了你難以克服的麻煩,一切都脫離了你的掌控之外。

查爾摩斯博士有一次乘坐馬車時,恰好坐在車夫旁邊。他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自己這輛車上的名叫約翰的車夫不停地鞭打拉車落後的馬匹。當他問約翰為什麼這樣做時,約翰回答說:“那匹馬因為害怕前麵的白色石塊兒而畏縮不前,導致它始終落在別的馬後麵。我用鞭子抽它就是要讓它記住,要不顧一切向前衝才能走在最前麵!”這句話引起了查爾摩斯博士的深思。他當天回到家裏後,細心琢磨馬夫的這種理念,然後寫下了名作《論新理念的驅逐性力量》。他堅定的認為要想驅逐恐懼,必須首先在心中裝下新的理念以克服恐懼。換句話來講,那就是越怕的事情,就越要去挑戰。

其實害怕這種感覺,就像是一個魔頭,無論以何種麵目出現,它在一個充滿了勇氣、無畏、自信、希望和獨立的心靈世界中都不敢停留片刻。你對某種東西或事物害怕,其實本質上來源於對一個人自身虛弱的感知。

在我看來,隻有當人們對於自己應對可怕事物的能力缺乏自信時,恐懼才會纏上身來。比如,人們常常會恐懼疾病,就是因為病人不相信自己能夠戰勝它並恢複健康。

現在舉一個拿破侖的例子。這位偉大的將領常常去疫區的醫院視察,而這些醫院其實連醫生都因為害怕被傳染而不敢去。當他麵對病人時,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拿破侖總是把手放在病人的額頭上,詢問他們的病情。這正印證了他的那句名言:“不怕瘟疫的人才能戰勝瘟疫。”他的話給了自己士兵以信心,同時也給了自己以決心和勇氣,做到了這些,他當然無所畏懼,這也是他之所以能馳騁沙場,以自己並不魁偉的身高,卻統率了眾多將領的原因。因為他明白,越是害怕的事情,就要勇敢地來麵對,因為不怕,所以才有信心;因為有信心,所以才無所畏懼。而無所畏懼的最終結果,就是戰勝了害怕的情緒,樹立了堅強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