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換個角度看詆毀:它豐富了你的閱曆(2 / 2)

有一些人為了獲得自己經濟上的利益,專門找名人下手。而姚明就碰到過這樣的人。在四川發生地震的時候,就曾有人就姚明的捐款造謠,並進行了詆毀。在這種情況之下,姚明並沒有理會,也沒有氣急敗壞地跳出來做所謂的聲明。他還是專心做自己的運動員。於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後,這些謠言不攻自破,消失得無影無蹤,姚明照樣受到球迷們的愛戴,並沒有因此而受到傷害。

我認為,姚明正確的對待質疑和名譽問題是非常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他之所以成功地做到了不受詆毀的傷害,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做到了大氣和沉著。這種大氣和沉著並不是保持沉默,而一種自省再加上適當的宣揚。他準確給自己定位,用自己後來的行動證明自己的人格和品質。

所謂日久見人心,在他的長期堅持下,人們終於不再相信那些留言,重新把他看作一位優秀的運動員。而姚明也終於笑到了最後,因為他不斷盡自己的能力去做善事,去盡心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還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這個社會做貢獻,他的一言一行,都是對當年那些流言的最有力的反擊。所以,這些豐富的閱曆成就了他,姚明才能成為一位真正的國際巨星。

無獨有偶,胡適先生給揚杏佛曾經寫過這樣的一封信。信中提到寫道:“我受了十餘年的罵,從不怨恨罵我的人。有時他們罵的不中肯,我反替他們著急,有時他們罵的過火了,反而損害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們不安,如果罵我而使他們有便宜可占,便是我間接對他們有恩了。我自然情願挨罵了。”大概這就是所謂的鼓噪不如沉默,息謗得以無言了吧。這位胡適先生的話真可謂妙語。

在現實生活中,對待別人詆毀,盡可以不必過多的理會。對於重重的謠言,不必過分去擔心,所謂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時間久了,自然會真相大白於天下。到時候,大家看你的目光也會發生改變。而對於你自己而言,也多了一種豐富的人生閱曆。人要學得大氣從容,要學會經得住風雨的洗禮。不要總是太過於在意人的言論,要為自己而活,要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人生多了這種閱曆,便多了一種厚實,多了一種洗刷偏激的淡漠,多了一份理智。詆毀你的那些人,終於會敗下陣來,在你的沉著麵前偃旗息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