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節 接納他人(3 / 3)

寬容是克服偏見的良藥。有些問題你乍看是不利的,但仔細想一想,可能會發現其中不一定如此,或者至少是可以接受的。從某種程度來說,不對別人抱偏見,就是在避免自己不被別人排斥,對別人寬容,其實也是對自己的寬容。

2.善於肯定別人。

接納他人,還要求我們正確地認識他人的能力,尤其不能低估他人和否定他人。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們往往傾向於使自己符合別人對他們的期待。若給一個人機會,他往往會努力達到你的期望。就這一點而言,我們與其否定和抗拒別人,不如從正麵去肯定對方,給予對方信任,然後坐等他們用自己的表現來達到你的期望。當然,即使對方達不到你的期望值,也不要冒然否定,否則你就很可能會進入惡性循環中。

3.不要吝嗇讚美。

肯定別人的最好方式,莫過於讚美了,這是一種無本投資,卻常常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益。不管是當麵讚美還是背後讚美,都是維護職場關係的好辦法,畢竟,沒有人不喜歡聽好話,也沒有人會厭倦來自他人的讚美。一旦對方感覺到了你尊重他、肯定他、信任他、接受他、他就會用相同的態度來對待你,以此進入良性關係循環。

4.自覺尋找別人的優點。

在職場中,我們不難發現,有些人似乎總在挑剔別人,而有些人似乎天生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其實,沒有什麼是天生的,不論是挑剔還是讚美,都是一種習慣。習慣了挑剔別人,以後你看到的就總是缺點。習慣了讚美別人,你總能發現別人身上的閃光點。而處理好職場人際關係,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是必不可少的素質。這種習慣並不需要你去花費太多的時間,隻要在別人一走進你的眼簾時,就開始尋找對方的優點並要求自己至少要發現一個,久而久之,你就能毫不費力地看到別人的長處了。而一個善於發現別人優點的人,一定會得到別人相應的回報,自己身上的優點也不會被隱藏。

5.不要苛求完全的對等。

我們容易對他人失望,看到他人的缺點,往往是因為我們過分期待自己付出了什麼,別人給予對等的回報。一旦對方的回報讓我們覺得是不對等的,我們的抗拒心理便立即跳出來保護我們,使得我們轉身離去。但其實,不論是與家人還是朋友,付出與得到都不能完全對等,即使是看起來與我們隻有利益關係的同事,也無法實現簡單的對等。苛刻的要求,隻會令我們陷入不好意思心理的怪圈,不斷地期望,不斷地失望,不斷地抗拒,不斷地惱怒,內心永無寧日。麵對這樣的狀況,不妨嚐試讓自己不過度反應或過分失望,學會接受不盡如人意的結果。

接納他人,是一種良好人際關係的開始。在需要高度合作的現代職場中,尤其講究這種良性的人際關係。因此,我們要分清拒絕與抗拒的關係,學會接納,懂得欣賞他人。當我們真正學會欣賞和接納他人的時候,也就意味著我們擁有了寬容的心去接納整個世界。反過來,整個世界都會寬容地接納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