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還要求我們要自信,敢於肯定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不自信的人用缺點否定優點,自信的人既坦然麵對缺點,又懂得珍惜優點、發揮優點。每個人的能力都體現在不同的方麵,不自信的人拿不善長的事去跟別人善長的事比,自信的人懂得揚長避短,將自己的能力最大化發揮出來。
自勝,則要求我們在充分認識自己的基礎上,超越這個認識,將自己更優秀、更美好的一麵激發出來,從而使自我拔高到一個更高的高度,也就是超越自我。
“瘋狂英語”的發明者李陽曾在接受采訪時回顧了自己的職業生涯。他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中學的學習狀況不很理想,曾經是一個性格內向、十分不願與人打交道的人,他甚至希望自己長大後從事的工作不再需要與其他人打交道。
初三那年他曾到醫院去治療鼻炎,醫生放好電療工具後就離開了。沒想到的是,設備漏電了,觸電的李陽感到鑽心的疼痛,然而,他就是不好意思喊出來,結果白白挨了一頓電擊,臉上還因此留下了傷疤。高三期間,他多次失去學習的信心,萌生退學的念頭,最終在父母的幫助下,勉強考入蘭州大學工程力學係學習。進入大學後,狀況並沒有好轉,他仍然是班上的後進生,大二那年還創下13門功課不及格的記錄。多次補考讓他覺得顏麵盡失,幾乎不好意思見人。
後來,李陽決心以英語為突破口,找回自信。於是,他天天跑到校園的空曠無人之處大聲“喊”英語,將平時不好意思大聲說話的那個自己通過英語喊出來。還想出兩個辦法督促自己堅持下去:一是告訴很多同學自己要每天堅持學英語、“喊”英語;二是邀請班上學習最認真的一位同學陪他一起大“喊”英語。這樣,他就沒有退路了,因為眾目睽睽之下退縮,會讓他覺得更不好意思。幾個月的努力過去了,李陽發現自己居然可以自如地複述10多本英文原版書,還背熟了大量四級考題,聽說能力更是不知不覺大步飛躍。更重要的是,他突然對自己充滿了信心,不再害怕與人交往,不再害怕當眾表達,更不會莫名其妙覺得別扭和不好意思,相反,他看到了自己身上的閃光點,和一些別人身上不具備的光芒。
無獨有偶,新東方的創始人俞敏洪也經曆過超越自我認識的過程。由於特殊的學習經曆,俞敏洪經曆了兩次高考的失敗,直到第三次高考才考上他夢寐以求的北京大學。前兩次高考他都是“死”在英語上,直到成為北京大學西語係的學生,他還因為英語不好而被調入了“語音語調及聽力障礙班”。但是,他沒有因此放棄,經過持續不斷的努力,他不但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還用英語建立起了令那些“比他聰明”的同學想都不敢想的英語王國——新東方。
回想起當年因辦培訓而受到北大的處分而黯然離開的往事,俞敏洪說:“北大踹了我一腳。當時我充滿了怨恨,現在充滿了感激。如果一直混下去,現在可能是北大英語係的一個副教授。”正是由於雖然邁進而立之年卻不消沉放棄,也不對命運逆來順受的勇氣,引領俞敏洪走向了人生的分水嶺,超越了一個平凡人對自己的能力的認識,成為了20世紀影響中國的25位企業家之一。
一個人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恰恰是自己。人一生的主要任務,不是要去與別人較勁,而應該是一個認識自我,超越自我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你不斷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發現自己的能力,挖掘自己的潛能,直到不斷超越之前的自己,遇見全新的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所有的自卑被不經意地一掃而光,所有的不好意思都顯得多餘,你所能看到的,除了自信滿滿的自己,還有麵前一座又一座等待你去征服的高峰——全新的高度和挑戰,全新的收獲與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