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田對產品有嚴格的質量要求,要求誤差正負不能超過1毫米,而國家允許的標準誤差為3個毫米。就拿中空玻璃來說,有很多人認為中空玻璃和兩塊玻璃一樣,其實不一樣,為什麼不一樣?主要是一個加工工藝的問題。嚴格來說中空玻璃需要高度密封,要用專用的密封膠,密封第一步後,再來密封第二步。而雙層玻璃用的是一般膠,有很多小廠就是用這種膠將兩塊玻璃密封起來,但是密封度絕對沒有中空玻璃好,用一、兩年可能不會發生什麼問題,但是時間久了空氣滲透進去後,肯定會失效。這兩種玻璃價格差別比較大,同樣兩片五厘的白片玻璃,雙層玻璃的成本價格不會超過八塊錢,但如果是不同的加工工藝,中空玻璃的價格可能會翻一倍。
高品質帶來了高收益。早田從最初的20平方米的門店發展到了現在擁有四家直營門店,年銷售收入近500萬元。
為了求得更好的發展和更大的市場份額,早田又把目光投向了廣闊的外地市場。為了更快拓展外埠市場,李林生又搞起了借網捕魚,將產品銷售外包。2001年年底至今,短短的一年時間不到,早田已經在東莞、惠東、廣州、廈門分別設立了分銷點。分銷點負責當地及周邊的銷售及市場開拓,李林生以最低的內部供貨價進行產品支持,不參與當地的市場競爭及市場開拓。但店麵整體的裝修、品牌、技術、廣告、銷售策略及最底價格都必須由早田提供。
隨著市場的逐漸發展,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產品不但要講求質量,更要注重外觀,方方麵麵的環節,如隔音、節能、整體的裝飾效果等都要求很高,款式也在不斷變化。為了在競爭中占據優勢,早田在生產和外埠銷售外包的同時,不斷強化核心優勢,加強產品研發。
一是緊跟國際潮流,不斷進行產品的更新換代,提高產品檔次。李林生非常重視搜集國內外門窗的資訊。通過網上查詢、查閱建材雜誌和參加一些建材展會,他及時掌握了門窗行業的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和新配件,並及時在早田門窗中加以運用,提高產品質量。現在,李林生又開始著手開發更高檔次的隔熱鋁合金門窗係列。
二是以市場為導向,大膽創新。早田門窗走的是歐化的路子,但在發展過程中,李林生進行了大膽的本土化革新,適應了中國人,特別是深圳人的個性化要求。例如2002年9月,有一個客戶打來電話,說他安在窗台上的拉門要兩麵都能鎖的那種。因為按常規來說,一般在陽台上的門都是內鎖,外麵沒有鎖,也沒有這樣兩麵都鎖的配置,早田做了兩三年還沒碰到這樣的客戶,但李林生還是滿足了客戶的要求,分別買了兩把鎖,分開來裝。還有像折疊門,德國原裝配置都是100%內拉門設計,都是內開的,但是我們中國人就很少有人能接受這個內開的,他們覺得內開占了屋內自己的空間,從內開改為外開要做相當大的改動,包括一些裝法,還要自己另加一些副件,國內還沒有人這樣做過。其實五金件的供應商都沒有做過外開的,配件也跟不上,但是為了滿足客戶的需要,早田已經做了這樣的嚐試,並且效果還不錯,客戶比較滿意。
沒有追求就沒有進步。現在,早田又把目標瞄向了北京和上海,它的目標不僅僅要做一個知名的地方品牌,更要成為全國的知名品牌,把早田推向全國。
創業是一個艱辛的曆程,但企業在創建以後麵臨的首要問題不是如何地建立一套嚴格的規章製度,而是思考如何能夠盈利,如何能夠生存下去,如何能夠取得自身獨特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