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0章 不斷地自我超越(3 / 3)

很多例子證明,產品多元化經營往往是企業發展中的一個陷講。001集團走得很慎重。為規避風險,他們以市場為中心,以民用終端口為重點,以電子技術為支撐,以現有銷售網絡為基礎,堅持主業與新業拓展相結合,逐步向高新技術領域邁進。如今,001集團已形成了電子產品和文化用品兩大支柱,向電子通訊、醫療器械、家用電器等延伸的多元化產品開發格局。到現在,產品品種已達37個之多。

企業最大的財富是人才,001集團技術創新成功的一大奧秘在於創造了吸納科技人才的良好機製。在國內眾多的企業中,它率先建立了人力資源會計製度,把人才作為資源來開發,真正做到“量才適用、人盡其能”。同時采用內部培養與外部引進相結合的人力資源開發機製,為激勵員工技術創新,001公司出台了7項技術開發獎勵措施,上至部門經理、科技人員的發明創造,下到普通員工的小改小革,每項創新改進都給予獎勵,企業充滿了創新活力。001公司透露了下一個計劃:建立占地100畝的001科技工業園區,引進高新技術,進行風險投資。目前已有36個專利項目在洽談篩選中。001要以技術創新決勝未來!

如今,項青鬆思考最多的是改革產權製度,將001集團從私有製向股份製轉變,夯實資本經營的基礎,走向國際市場。近一兩年,001集團新發展的企業全按股份製運作。他們還以投資的形式與北京德生科技集團聯合,創辦了一家控股公司;又以品牌參股的形式在江蘇丹陽、廣西東興等地創辦了多家股份製企業。最近又在構思引入風險投資機製,引進技術、資金、項目,在龍遊創辦股份製企業。

在說變中新生,在創新中發展。001集團跨越一道道“坎”,在向現代企業邁進。

有人說,一個企業的成長過程,實際上是一個企業家成長的過程。企業家不斷地進取,企業不斷地發展;企業家失去了進取心,企業的發展就會停滯甚至倒退。從項青鬆和001集團的成長過程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規律。

不了解項青鬆的人會以為他追求的是資本積累;了解他的人都說,項青鬆有一種對事業永不滿足的追求精神。項青鬆談起自己事業認識升華的演變過程時感慨頗多。他說,當他處在“修理工”、“發明廠長”階段時,他想的是如何發揮自己的才智,為社會做點貢獻,實現自身的價值。他的理念是:001不僅是一個企業,更是一種事業。他的宗旨是:實業報國,服務人民。

001集團作為一家改革開放以後迅速崛起的私營企業,10年間,從一家年產值不過20萬元的個體小廠,發展成為一家資產超億元、年交稅超千萬、員工超千人的大塑民營企業集團,靠的是什麼?靠的就是不斷地學習在市場中學,在管理中學,在實踐中學。可以說,一個企業的學習能力決定了它的發展潛力。

“001即是企業,也是學校。”“企業經營者既是企業家,也是教育家。”“企業出產品,也要出人才。”集團總裁項青鬆抱著強烈的學習意識,也不斷地向員工灌輸這樣一種觀念:把001塑造成一個學習型企業。

民營企業的發展大多是從家庭式的原始積累起步,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必然要走向現代企業的管理。要完成這一轉換,必然要有內功基礎,其中關鍵的一環是員工的素質要“合拍”。在教育形式上,001集團倡導“走出去、請進來、借腦袋、自己辦”的十二字教育方針,經常委派中高層管理人員赴北京等地參加各種形式的研討會、講習班,邀請眾多經濟學家和知名人士擔任企業管理顧問,為幹部員工們進行現場講學,借鑒和吸收MBA、卡耐基、洛泰斯、A管理模式等一切國內外先進的教育課程和教育方法,強調“拿來主義”。

項青鬆說,企業要在21世紀贏得戰略的主動權,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是否有一批年富力強的技術人才、職業經理和高素質的員工隊伍。而這些都必須通過素質教育和崗位培訓來實現,靠單純的人才引進是難以達到快速發展要求的。基於此,001集團推出了“五天工作一天學習”的製度,規定每周六為組織專門培訓的日子。而且在培訓的方式上也不斷進行改革,從整體性培訓逐漸轉向係統和專業性培訓。

不滿足是向上的車輪。做人與做企業有許多相通之處,經理要不斷學習、反省、檢討、提高、升華。隻有不斷地自我否定、自我肯定的循環,才會最終戰勝自我、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