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6章 企業需要學習(2 / 3)

另外一個障礙是報酬。大多數企業根據個人業績給予報酬,這樣的話,人們關注集體學習還有什麼意義呢?

如果你對學習抱有嚴肅態度,就得著手解決這些障礙。

既要領導的決心,乂要領導方式。我們看待領導的方式,對領導者的期望以及領導者對自身的要求,都會令學習半途而廢。並不是所有的領導者都把學習看做一種領導方式,仍然有許多領導者認為自己的工作是控製企業,而控製跟學習通常難以捏合在一起。

在許多企業中,下屬也樂於承受這種舊式領導。新型領導者走到下屬跟前說:“這方麵我想做一番探索,可我需要你們給一些最好的想法”,而下屬的回答往往是:“得由你來告訴我們啊!難道說你自己也不知道?”再次強調,如果下屬總是企盼別人告訴他們怎麼做,企業的學習就很難堅持下去。

創造促進建設性學習的“信道”。在表白自己價值觀的企業中,可以找到解決領導困境的辦法。這些企業圍繞其使命、核心戰略以及人員的核心能力展開建設性的對話。這些根本性問題提供了“信道”,也就是人們的活動空間。當人們知道自己可以在這些信道中學習和工作時,經理們也就不必花費大量時間去討伐那些遊離於“適當”空間之外的人們。

企業必須提供信道:“這是我們的目標,這是我們的價值觀,這是我們的行事方式,這是我們關注的核心戰略,而這些是人們在這裏獲得成功要做的事。”在沒有這些信道的企業中工作的人們,最後就會走彎路。他們把時間花在自認為建設性的活動中,但並不真正了解自己是否在著力於做正確的事情——對企業的未來至關重要的事情。

企業有了這種信道,對領導者和下屬都有好處。信道給人們以非正式的指引,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是否正確。人們不必時時請示指導,他們不必核查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否有宏旨,他們不會因為做了不屬於“戰略”的事情而遭難,他們有行動的自由,而他們的領導者不必費力地推行指令一控製的權力。提供信道讓雙方都有行動和學習的自由,下屬不會迷失方向,而領導者不必事無巨細地管理下屬。

明確學習是“人員問題”還是“經營問題”。毫無疑問,學習可以成為人員保留策略的一部分。優秀人才離開企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覺得自己的成長或發展停滯了。學習項目可以幫助解決這個問題:它能大大增強人們對企業的歸屬感和忠誠感。

學習項目並不能給你一個完整的人員保留策略。它沒有考慮到幫助你留住骨幹人員的其他因素,如他們的生涯軌跡、他們在企業中的發展路線、他們的發展速度以及薪酬的豐歉。它也沒有考慮到學習的真諦:即創建必要的流程,幫助人們不僅理解自己的經曆,而且創造企業的遠景。

如果你希望留住人員,可以做許多事情,而學習無疑是其中之一。如果你希望取勝於未來,那麼學習必匆成為保留策略的組成部分。然而,不管你采取何種途徑,重要的是闡明你這樣做的原因。要清楚地認識到,學習有可能分為人員問題和經營問題。如果你不想看到失望的結果,最好一開始就提出必須正視的問題,並努力去回答這些問題。

接受學習本身就是能力這一事實。當你聽人談及倡導學習的企業時,聽到的往往是這些企業所開展的事務、做法和活動。學習本質上不是一堆事務或概念,甚至也不是一種思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