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不僅是被重新發現的途徑,更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競爭能力。
在龐大而多元化的全球型企業中引入學習的任務很艱巨。然而,Judy Rosenblum指出:“隻要你去看看顧客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看看競爭環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就會明白學習對企業是何等重要。”
Rosenblum當然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她擔任可口可樂公司的副總裁兼學習總監曆時5年,負責設計和實施公司的學習戰略。她是在為Coopers&Lybrand公司服務了14年後加入可口可樂的,在這14年中,有3年她擔任了該公司的副董事長,負責學習和教育。那麼,對於如何在企業中創建學習型組織,她有何高見呢?
“企業沒有創建學習型組織的秘訣,”Rosenblum說道,“這取決於企業文化和企業領導者的立場。”話雖如此,Rosenblum還是從可口可樂的經曆中學到了不少東西。“學習必須跟經營實踐直接相關,”她接著說,“關鍵是不要死抱標準的‘學習課程’不放,而是要把學習融會到流程、項目和經曆之中。如果你給有能力和意願跟你站在一起的人們注人力量,而這些人給企業增加了價值,其他人也會接踵而至。”
Rosenblum在下麵歸納了未來每個學習型組織必須遵循的原則。
讓學習成為戰略抉擇。這是首要原則,因為對任何企業或組織來說,它都代表了學習問題的本質。
要使學習為企業服務,必須先讓學習成為戰略抉擇。企業中必須有人認定學習是一個戰略問題,並且事關經營的成敗。
在產品生命周期非常短的企業,如英特爾公司(Intel)中,你可以看到學習正在成為一種經營方式。在領導人非常強有力的企業,如通用電氣(GE)中,也可以看到這一現象。
為什麼其他企業要把學習戰略化是那樣困難呢?你可能認為,對領導者來說,站起來稱“我們要學習,要以學習創造未來”是挺簡單的。但是,要把這樣的抱負放在一家規模龐大、權力分散、以業績為中心的企業中考慮,想一想要讓這樣的宣告影響到所有人員和市場;許多不同地方的許多不同人員抱有同樣的學習熱望,會是多麼困難。即便人們認可了初步的前提,但要進一步讓他們投入精力,掌握學習所必需的技能,又是多麼困難。
如今,做生意都是風風火火。每家企業都連接著金融市場,企業的經營成果比以前任何時候都要重要。這種緊迫感使人們急於行動,而這反過來妨礙了企業耐心地學習。你擁有企業的集體經驗這一筆可觀的財富,但急於行動的傾向讓你無法對此細心挖掘。
畢竟耐心思考意味著放下手頭的工作。而放下手頭工作是沒有獎勵的,多幹活才有獎勵呀。大多數企業的做法非常簡單:想想自己知道些什麼,然後,靠自己所知道的東西采取行動,從行動得到結果。大多數企業走到這一步就算結束了。行動要麼有效,要麼無效。如果有效,就多多采用;如果無效,就另辟蹊徑。而在學習型組織的環境中,你還要讓人們進一步深入。在得到結果後,你要耐心詢問:“我們為什麼會得到那樣的結果?我們如何利用這些結果拓展自己已經知道的東西?”而這最後一個循環,恰恰是大多數企業中的人們覺得自己沒有時間去做的。
還有其他結構性的學習障礙。在大多數企業中,“學習”仍等同於“培訓”。越來越多的企業設立了“學習總監”這一職位,但那些人真正注重的還是舊式的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