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泥塑:泥人孫(2 / 2)

老孫的一番話感動了很多人,這些天,老孫的門市房成了宣傳愛國主義教育的場所。老孫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想把這尊英雄的塑像送給趙尚誌的親人,或者送給趙尚誌紀念館,這是一份特殊的禮物,表達了家鄉人民一份對英雄的懷念。我們是普通的朝陽老百姓,盼望的就是早日迎接英雄回到生他的家鄉。

寫完這篇報道不久,我離開了打工的朝陽市群眾藝術館。繼續漂泊一段時間,然後被遼寧省文化廳破格錄取,全家搬到沈陽去住了。以後,再沒有見過泥人孫。不過,我的妹妹韓秀仙後來寫過他很多次。我把妹妹的文章貼在下麵,也默默祝福我們遼寧本土的泥人孫。

孫玉恩玩泥巴成名了,下崗工人也獲得了另一個雅號——“泥人孫”。他捏的本山大叔、範偉、李詠等,各類作品大受歡迎。

幾年來,孫玉恩捏泥人的技術越來越精湛。2009年秋天,遼陽的一對夫婦偶然得知他的手藝,專門來到朝陽,不僅收藏了6件孫玉恩的作品,還讓孫玉恩給他們各自捏了一個泥人像。

眼下600多個作品,多半是喜劇明星,幾乎全都笑口常開。那誇張的手法,演繹出的明星百態,栩栩如生。老人的生活也因為有了泥人而變得豐富起來。老伴也非常支持他,沒事的時候就幫助他和泥。老兩口時常滿手是泥,逗得鄰居們都笑兩個人“老了老了還在和泥玩”。孫玉恩在每件作品後麵,都刻上自己印章:“中國朝陽泥人孫”。

孫師傅說,這些年,他最喜歡趙本山、小沈陽等這些東北笑星,因此,他捏的趙本山、小沈陽的泥像也特別多,光是趙本山的泥人像他就捏了有30多個,其中一個高約半米的趙本山泥人像被他燒製成了陶像。

在老人的作品中,大多數是喜劇明星。老人最擅長用誇張的手法來表現這些明星們的喜怒哀樂。問起老人為什麼選擇喜劇明星做模特,孫師傅說,生活是美好的,我們應該笑著麵對生活。

捏泥人出名了,關注他的人也多了。這不,他還應邀參加了上海世博會的遼寧周宣傳活動。為了確定選送的作品,他連續幾天沒有睡過一個完整覺。這次能在世博會上做表演,對於他來講是百年難遇的機會。為了能在世博會上展現中國的民間藝術,通過他手中的泥人能讓世界了解中國、了解遼寧,他花了很多心思。

作為遼寧民間藝術家參加上海世博會,他精心挑來30多件得意之作,還帶了幾十斤泥土原料,現場為中外遊客捏泥人。他說,這輩子大城市都沒去過,就一下子在世博會露臉,真是感覺無限榮耀。世博會有很多外國遊客,於是,他特別捏了一些“新人”,不僅把西遊記師徒四人帶進園區,還讓奧巴馬、愛因斯坦、姚明等世界名人聚在世博園。

在他的展位前,姚明、美國總統奧巴馬、邁著貓步的“幸福老大”範偉、“不差錢”的趙本山和小沈陽,還有關東大秧歌裏的大爺大媽……憨態可掬、惟妙惟肖的泥人逗得中外遊客直樂。而孫師傅則比這些“明星泥人”的星光更耀眼,引來了無數遊客的目光。遊客挨個請他“捏一個”,還要他擁著“大師”一起合影。

從遼寧周宣傳活動開始,每天他接待的遊客無以計數,其中三分之一的遊客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觀眾。大家對於遼寧的民間藝術非常好奇,為此他每天都要現場製作泥人,應遊客們的要求,捏製大約20多厘米高的頭像,即使這樣,也無法滿足所有觀眾的要求。有的觀眾在表演結束時,趁保安拉警戒線的工夫還要他給捏個泥人留做紀念。上海世博會遼寧周宣傳還沒結束,孫玉恩所帶的幾十斤泥坯已經所剩無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