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思想高度和學問(3 / 3)

清代讀書人,把“八股文”叫作“敲門磚”。意思是學會它拿來敲科舉仕宦的大門。有的很快把門敲開了,便立即丟掉“敲門磚”,或專心做官,或在做官之餘研究他喜歡的其他學問。有的人拿著“敲門磚”,總是敲不開科舉仕宦之門,自然也不會老舉著這塊磚,有的暫時放下,去做其他學問;有的放棄功名,幹脆丟掉。在曹雪芹之前的蒲鬆齡是一生拿著磚未敲開科舉門的人,丟開“磚”寫下了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誌異》。在曹雪芹之後的高鶚,是曾拿“敲門磚”敲開了科舉大門,然後又丟了“敲門磚”,續《紅樓夢》後四十回的。曹雪芹具體情況如何?沒有資料證明,不能肯定回答,以上隻是根據曆史條件所作的分析。

曹雪芹的淵博學識在書中時有表現。對老莊哲學的談論,對佛教禪宗哲學的談論,這些都是當時一般讀書階層認為比較高深的了。就曹本人說,這自然是有了較高的文化基礎之後,瀏覽研討所得,運用到了小說中。

對詩學、詞學,表現的較多,當另列專題討論。

戲劇在《紅樓夢》中穿插較多,說明曹雪芹戲劇知識十分精深。不過在當時北京王公貴戚家的子弟中,找一些戲劇專家,也還不算稀少,也還是部分文人學者的共同愛好。

醫學,也是當時讀書人比較接近的一門學問,雖較詩、詞、戲劇等,學習的人較少,但還是比較接近的。一是大量醫書,從原理到文辭,聯係不少陰陽五行、博物、曆史、地理等知識,沒有較高的文化基礎不能閱讀。而一般讀熟“四書”、五經的人,容易讀懂醫書。二是八股文揣摩不好,敲不開科舉仕宦的大門,寒家子弟往往便改而學醫,稱作“儒醫”。既可謀生,又於社會有益,也是受人尊敬的。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所寫醫理、脈案,都十分細致,說明他在醫學上,不隻是記著幾味藥名,有點常識,而可以看出他是精通醫書、脈理和各科處方的。

書、畫,曹雪芹是畫家,這在現存關於他的零星資料中,已得到證明。看他在書中所講的種種畫理、色彩原理、各種造景,也無不一一如畫。“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唐代大詩人王維所創的意境,於《紅樓夢》中處處見之,說明曹雪芹的藝術構思,得力於畫理的很多。

園林,《紅樓夢》中著力寫了大觀園,因為文字所描繪的園林實景極為成功,再與故事人物結合起來,因而這座小說中的大觀園不知迷了多少人,直到今天以迄未來。這自然首先由於曹雪芹精通畫理,精通園林藝術。曹雪芹當年寫大觀園,是否以某些真實園林(如隨園、織造府西園、北京恭王府園林等)為藍本,現在雖然眾說紛紜,但都拿不出明確、有力的證據,因而無法確認。當時比曹雪芹大四十歲的名畫家高鳳翰《南阜山人敩(即“學”字)文存稿》中,有一篇《人境園腹稿記》,其中風景設計與大觀園神似之處頗多,我猜疑曹雪芹在繪畫、園林等藝術思想上,是受過高鳳翰的影響的。不過這也還有待於進一步尋求旁證,進行研討。在《紅樓夢》的研究中,注意到曹雪芹家世的較多,而注意到他在學術上、藝術上的師承及所受影響則較少,實際上這後一點我感到也很重要。

以上所談老莊哲學、佛學、詩學、詞學、戲劇、繪畫、園林、醫藥種種,在《紅樓夢》中無一不寫到,無一不精湛,這已夠洋洋大觀,十分淵博了。而這對當時讀書人說來,還是“文人雅事”,能精於這些方麵的學者還是很多的。乾嘉學派的大學者們,大多能涉及麵相當廣,既精於治學,又精於藝事。曹雪芹的淵博學識,同那個時代也是有密切關係的。

另外還有些一般文人學士認為是俗事、鄙事,因而不屑於一顧的,如烹飪、服飾、陳設、風俗、遊戲等等,實際上也反映了我國民族文化的一個側麵,無一不是長期曆史文明所結的碩果,而曹雪芹無一不精,無一不愛。這自然和他家經曆過繁華生活,見得多、識得多分不開,但更重要的也還是他興趣廣泛,觀察細致,多才多藝。所以他寫入書中,一個菜,一味“茄鯗”,烹飪方法,說的頭頭是道;一件衣服,華麗的孔雀裘,燒了一個小洞,織補起來,“界線”穿針,說的妙入絲毫;結個網絡,說花樣,什麼“一炷香”、“朝天凳”……說顏色,什麼大紅配黑、石青,鬆花配桃紅……這些例子在《紅樓夢》中是舉不完的,無一不是學問,無一不是文化的結晶。

因而我們從《紅樓夢》看到的,不隻是故事情節、人物性格,而是處處都有學問,都閃耀著曆史文化的光芒,而這些又水乳交融地融彙在故事情節、人物性格中,使人感到處處有學問,而處處又不感到作者在賣弄學問。這也是《紅樓夢》之所以為《紅樓夢》的偉大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