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幾件大事(1 / 3)

按清朝的年代說,曹家是興盛於順治時,赫赫揚揚於康熙一代,敗落於雍正時,窮困於乾隆時。當然曹家的後人中,也許有比曹雪芹遭遇好的,最後沒有落到窮困潦倒的境地,但那另當別論,至少在曹雪芹的這一房、這一支是這樣的。

可以這樣說:《紅樓夢》孕育於清初順治、康熙、雍正三個朝代,而降生於乾隆之前期。清代前期的曆史與曹家有著密切的關係,同樣與《紅樓夢》也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在讀《紅樓夢》時,在大體了解了一些曹雪芹的家世之後,再多少了解一點清代前期的曆史,也是十分必要的。

關於這個時期的曆史,可以選擇與《紅樓夢》有密切關係的,分兩個方麵作些簡單的介紹。一是“大事”,二是“體製”。

第一件大事是清兵打入北京,建立政權。沒有這個,曹家也不會“從龍”進關,也可能就沒有《紅樓夢》,其間關係是十分重要的。

一六四四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攻入北京,明思宗朱由檢(年號“崇禎”,俗稱崇禎皇帝,史稱“莊烈皇帝”,也號毅宗)自縊死。四月,在山海關外麵新興的清政權睿親王多爾袞欲乘李自成打破北京、崇禎帝自縊死的機會,帶兵入關侵略。行軍至廣寧,正遇明山海關守將吳三桂請兵出來,這樣就長驅入關。這時李自成已在北京於三月二十二日即皇帝位,國號“大順”,年號“永昌”。政權初建立,組織又散漫,一些將領軍官忙於爭搶財物,自然抵擋不住精銳的清兵和戰鬥力較強的吳三桂的軍隊,在一片石打了個大敗仗,即退回北京。接著就撤出北京,西走陝西了。

多爾袞帶領清兵五月初一進入北京。

同一天,明福王朱由嵩在南京建立政權,號召抵抗清朝,但十分腐敗。

十月初一日,清世祖福臨自沈陽到北京,祭告天地,即皇帝位,年號“順治”。這樣,以北京為國都的清朝就開始了。

曹雪芹的祖先也就是跟隨這個政權由山海關外到了北京,便開始了孕育《紅樓夢》的時代。曹家的事前麵已經說過,這裏不再重複。

第二件大事是進兵江南。這和曹雪芹寫《紅樓夢》的關係更為重要。

前麵已說過,在多爾袞五月初一進入北京的同一天,南京已建立了明朝的臨時政權,命大學士史可法督師揚州,抵抗清兵南侵。多爾袞致書史可法勸降,史可法回書不屈。

明福王在南京立為弘光帝,選秀女,征歌舞,權臣馬士英等人誤國。一六四五年四月,清兵大舉南侵,下泗州,破揚州,大殺十天,史可法殉國。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揚州十日”,和“嘉定三屠”同樣是清兵侵略江南時的嚴重慘案。

五月,清兵入南京;六月,入杭州。弘光帝走蕪湖,被俘,明年死。自此之後,明朝雖然還有人組織流亡政權,號召抗清,但是大勢已去,明朝亡了。

清朝在一年多的時間內,便進入北京,進兵江南,在軍事上、政治上、經濟上,都取得了重大的勝利。北京是明朝自明成祖朱棣到明思宗朱由檢建都二百二十多年的京城,其政治影響極大,政治條件也極完備;而江南則是全國財富集中的地方,全國田賦、鹽課等重要財政收入,百分之七十出自江、浙兩省。清朝很快取得了江南數省,等於取得了經濟上的聚寶盆,很快安定下來。這樣便給了清初政權政治上和經濟上以極大的支持。

舉個簡單的數字:順治元年(一六四四)收鹽課銀十五萬八千餘兩,鑄錢(順治通寶)七千一百餘萬;順治二年(一六四五)收鹽課銀五十八萬餘兩,鑄錢四萬四千餘萬;順治三年(一六四六)收鹽課銀一百五十一萬餘兩,鑄錢六萬二千四百餘萬……到了順治十八年(一六六一),就征田賦地丁銀二千五百七十餘萬兩,收鹽課銀二百七十餘萬兩,鑄錢二萬九千餘萬。如按鑄錢累計數算,那就更多了。白銀、銅錢,都是實實在在的硬通貨,累計數越多,財力越雄厚,這就是清初的財政收入的情況。其對康熙、雍正、乾隆初的政治鞏固和經濟繁榮,有極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