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香蕈:即香菇。
蜂窠:蜂窩。窠,昆蟲、鳥獸的巢穴。
【譯文】
但凡燉雞蛋,一定要用一雙筷子先把雞蛋打上數百轉方才為好。不要使用清水,隻用酒漿、醬油及提清鮮汁,或者醬燒肉的美汁調和代替清水,則雞蛋的味道自然美妙。
拌入香蕈、蝦米、鮮筍等各種食物的粉末,味道更妙。
燉雞蛋的時候,把碗底架起來,碗底過水隻有三四分即可。上麵蓋上淺盆,則蛋羹不會出現蜂窩狀的孔洞。
食魚子法
鯉魚子,剝去血膜,用淡水加酒漂過,生絹瀝幹,置砂缽,入雞蛋黃數枚同白用亦可。用錘擂碎,不辨顆粒為度加入蝦米、香蕈粉,妙。胡椒、花椒、蔥、薑研末,浸酒,再研,澄去料渣,入醬油、飛鹽少許,斟酌酒、醬鹹淡、多少,拌勻,入錫鏇蒸熟,取起,刀劃方塊。味淡,量加醬油抹上,次以熬熟香油抹上。如已得味,止抹熟油。鬆毬、荔子殼為末薰之。
蒸熟後煎用,亦妙。
【注釋】
鬆毬:即“鬆球”。鬆球富含蛋白質、脂肪,味苦性溫,主治風痹、腸燥便難、痔疾。
【譯文】
把鯉魚魚子的血膜剔除,用淡水加酒漂洗幹淨,再用生絹把水分瀝幹,擱到砂缽中,再放入幾枚雞蛋蛋黃也可以同蛋白一起使用。用錘子敲得細碎,以難以分辨顆粒為準加入蝦米、香蕈粉,味道更妙。把胡椒、花椒、大蔥、幹薑研磨成粉末,用酒浸拌,再細細研磨,把用料渣滓澄清,放入少量醬油、飛鹽,斟酌酒、醬的鹹淡與多少,一起調拌均勻。然後把魚子、用料倒入錫鏇中蒸熟,盛出來,用刀劃成方塊。如果味道偏淡,先酌量加抹一點醬油,再用熬熟的香油抹上。如果味道已經正好,隻抹熬熟的香油就可以了。再把鬆球、荔枝殼研磨成粉末,用以熏製。
把魚子蒸熟之後,放在熱油裏煎製,味道也很美妙。
皮蛋
雞蛋百枚,用鹽十兩。先以濃茶潑鹽成鹵,將木炭灰一半,蕎麥秸灰、柏枝灰共一半和成泥,糊各蛋上。一月可用。清明日做者佳。
鴨蛋秋冬日佳,以其無空頭也。夏月蛋總不堪用。
【譯文】
每雞蛋一百枚,需要用鹽十兩。先用濃茶澆鹽,製成鹽鹵,再和木炭灰、蕎麥秸灰、柏枝灰調拌成泥,糊裹在每顆雞蛋上麵,其中木炭灰的量占一半,蕎麥秸灰、柏枝灰合起來的量占一半。一個月過後,就可以食用了。清明節的時候開始製作雞蛋皮蛋是比較好的。
鴨蛋皮蛋在秋天冬天裏醃製則更好,因為蛋中沒有空頭。夏天的鴨蛋終歸是難以使用。
醃蛋
先以冷水浸蛋一二日。每蛋一百,用鹽六、七合,調泥,糊蛋入缸。大頭向上。天陰易透,天晴稍遲。遠行用灰鹽,取其輕也。
醃蛋下鹽分兩:雞蛋每百用鹽二斤半,鵝蛋每百鹽六斤四兩,鴨蛋每百用鹽三斤十二兩。
【注釋】
分兩:分量。
【譯文】
先用冷水把蛋浸泡一兩天。每一百枚蛋,用六七合鹽,把鹽和泥調拌好,糊裹住蛋,放入缸裏。蛋的大頭要朝上。天陰的時候容易醃透,天晴的時候稍微慢一點。出遠門的話,就用草木灰、鹽和著糊蛋,這樣是因為其分量輕巧。
醃蛋用鹽的分量:雞蛋每一百枚,用鹽兩斤半;鵝蛋每一百枚,用鹽六斤四兩;鴨蛋每一百枚,用鹽三斤十二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