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老雞

豬胰一具,切碎,同煮,以盆蓋之,不得揭開。約法為度,則肉軟而佳鵝、鴨同。或用櫻桃葉數片老鵝同,或用餳糖兩三塊,或山查數枚,皆易酥鵝同。

【注釋】

約法為度:嚴格按照這一方法作為烹製標準。約,指必須遵守的條件。

餳糖:麥芽糖、糖稀。

【譯文】

豬胰一條,切碎,同老雞一起燒煮,用盆蓋好,不能揭開。嚴格按照這一方法作為烹製標準,則做出來的雞肉又軟又好老鵝肉、老鴨肉同樣做法。也可以放入數片櫻桃葉老鵝同樣做法,或兩三塊餳糖,或數粒山楂,都能促使老雞肉容易變得酥軟老鵝做法相同。

飩鴨

肥鴨治淨,去水氣盡。用大蔥斤許,洗淨,摘去蔥尖,搓碎,以大半入鴨腹,以小半鋪鍋底。醬油一大碗、酒一中碗、醋一小杯,量加水和勻,入鍋。其汁須灌入鴨腹,外浸起,與鴨平稍浮亦可。上鋪蔥一層,核桃四枚,擊縫勿令散,排列蔥上,勿沒汁內。大缽覆之,綿紙封鍋口。文武火煮三次,極爛為度。蔥亦極美即“蔥燒鴨”。雞、鵝同法。但鵝須加大料,綿縷包料入鍋。

【注釋】

缽:洗滌或盛放東西的陶製的器具,形狀像盆而較小,腰部凸出,缽口缽底向中心收縮,直徑比腰部短,用來盛裝飯菜,不易溢出,也能保溫。

文武火:用於燒煮的文火與武火。文火,火力小而弱;武火,火力大而猛。

【譯文】

把肥鴨子處理幹淨,再把水分去幹。用斤把大蔥,要清洗幹淨,摘去蔥尖,搓碎,大半放進鴨肚裏,小半鋪鍋底。再準備一大碗醬油、一中碗料酒、一小杯食醋,酌量加清水調和均勻,倒入鍋裏。湯汁一定要灌進鴨肚裏,也要把鴨子外麵浸泡起來,與鴨子齊平鴨子稍微浮起一點也可以。上麵鋪上一層大蔥,再取四枚核桃,要敲開縫但不能讓桃仁碎散,然後排放在大蔥上麵,不要浸沒在湯汁中。用大缽將鍋蓋好,再用綿紙密封鍋口。用文火、武火燒煮三次,直到特別熟爛為止。大蔥的味道也很美即“蔥燒鴨。燉雞、燉鵝的做法與此相同。但燉鵝一定需要加放大料,要用綿縷包好放入鍋裏一起燉煮。

讓鴨

鴨治淨,脅下取孔,將腸雜取盡,再加治淨。精製豬油餅子劑入滿,外用茴、椒、大料塗滿。箬片包紮固,入鍋,缽覆。同“飩鴨”法飩熟。

【注釋】

脅下取孔:在鴨子翅膀下麵開一個口。脅,從腋下到肋骨盡處的部分。

豬肉餅子劑:指用豬肉製作的肉餡。

飩:疑為“燉”字之誤。

【譯文】

把鴨子處理幹淨,在翅膀下麵挖一個孔,去掉腸子等內髒雜物,然後再次清洗幹淨。用精心製作的豬油餅劑子裝滿鴨肚子,鴨子外麵再塗滿茴香、花椒、大料。然後用箬葉將鴨子包裹結實,放入鍋裏,用缽蓋好。和“燉鴨”的做法一樣,把鴨子燉熟。

【點評】

讓鴨,即“釀鴨”。讓,古同“攘”;“釀”,因“攘”、形似而導致“讓”、“釀”混用。

壇鵝

鵝煮半熟,細切。用薑、椒、茴香諸料裝入小口壇內。一層肉,一層料,層層按實。箬葉紮口極緊,入滾水煮爛。破壇,切食。

豬蹄及雞同法。

【譯文】

把鵝燒煮半熟,細細切成肉塊。用生薑、花椒、茴香等調料裝入小口壇子裏。一層鵝肉,一層調料,層層按捺結實。再用箬葉把壇子口捆紮得特別嚴緊,放入滾燙的開水中煮到熟爛。打開壇子,切著食用。

壇豬蹄和壇雞的做法與此相同。

封鵝

鵝治淨,內外抹香油一層。用茴香、大料及蔥實腹,外用長蔥裹纏,入錫礶蓋住。礶高鍋內,則覆以大盆或鐵鍋。重湯煮。俟箸紮入透底為度。鵝入礶,通不用汁。自然上升之氣,味凝重而美。吃時再加糟油,或醬醋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