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重大突發事件演講——沉著冷靜體現人類大智慧(3 / 3)

事情發生至今已過去了三天的時間,我們對曆史的責任已經明確:回應這些攻擊,消滅世界的惡魔。

密謀、欺詐和謀殺已經把一場戰爭擺到了我們麵前。

美國是和平的國家,但是一旦被激怒,將會是一個凶猛的國家。這起衝突起於其他恐怖分子的策劃,但將會以我們選擇的方式結束。

作為一個國家,我們的目標堅定,但作為人,我們的傷口還在流血,這使我們聚在一起祈禱。在這個星期的禱告中,人們真誠地尋找著。在星期二紐約聖派區克大教堂裏,一位婦女說:“我向上帝祈禱,請求他給我們一個指示,證明他依然在。”所有其他的人們都在祈禱著同樣的事情,他們走過一家又一家的醫院,手舉著失蹤親友的照片。

上帝的表示並不總是我們所尋找的,在悲劇中我們認識到他的目的和我們的目的有時並不相同,但是,我們相信,每一個受苦受難的人的祈禱,無論是在家中還是在這個教堂裏,都會得到上帝的聆聽和理解。

在祈禱的人群中,有幫助我們度過過去這段痛苦的日夜的祈禱者,有給我們力量支撐著走過這段路的朋友和陌生人,有幫助我們大聲疾呼的人們。

上帝創造的這個世界是一個道德的世界。災難、悲劇和仇恨都不過是其中的一角。美德、紀念和愛將永不停息。主宰命運的上帝將會保佑所有罹難和悼念親人的人們。

這也是個真實的國家。在這場審判裏,我們看到,全世界也看到,我們的美國人民是慷慨、友善、機智和勇敢的人民,在難以用語言形容的緊張而疲憊的救援工作中,在長長的獻血者的隊伍中,在誌願參加任何可能需要的工作的公民中。

我們看到了美國人民的優秀品德。在湧現出的大量自我犧牲的英雄行為中,我們看到了美國國家的品質特點。在紐約世界貿易中心裏,一名本可以自己逃生的男子守護在他已經無法行動的朋友身旁,直到最後一刻。一名深受愛戴的牧師在臨終前還在為消防人員念著禱文。兩名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將一名陌生的殘疾人從68層一直背到樓下的安全地點。還有幾位令人尊敬的人士,連夜從達拉斯駕車趕到華盛頓給燒傷的人們帶來皮膚移植基片。

在這些和諸如此類的更多的事跡中,美國人民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他們對國家的愛。今天,我們感受到了如福蘭克林·羅斯福所說的“國家團結的溫暖力量”。這是所有忠誠信念的團結。

這種力量使所有的政黨和國會兩院走到一起來。這種力量從祈禱的人們提供的幫助中,人們的祈禱中和處處懸掛的美國國旗中都能看得到。

我們的團結來源和災難與悲痛,它同時又是我們戰勝敵人的堅定信念。而這種反恐怖力量的團結正在全世界傳播。

美國是一個充滿好運的國家,有太多可喜的事情,但是,這並未使我們遠離困苦。對於每一代美國人來說,世界上都有挑戰人類自由和權利的敵人。這裏是自由的家園,我們是自由的捍衛者。他們攻擊了美國,此時此刻,捍衛父輩承諾的任務已經交到了我們手裏。

在這個舉國祈禱和紀念的日子裏,我們請求全能的上帝保佑我們的國家,賜予我們耐心和決心應付所有將到來的事情。我們祈禱上帝撫慰所有沉浸在悲痛中的人們。感謝他曾經賜予的每一個死難者的生命以及每一個新生命的到來。

正如我們確信的那樣,任何事情,無論死亡、生存、權力、已經發生的和即將到來的事……都不能把我們與上帝的愛隔離開來。希望他能保佑死去人們的靈魂,安慰我們在此的所有人,並指引我們的國家。

上帝保佑美利堅合眾國。

◎說明提示:

美國東部時間2001年9月11日早晨8:40,4架美國國內民航航班幾乎同時被劫持,其中2架撞擊位於紐約曼哈頓的世界貿易中心,1架襲擊了首都華盛頓美國國防部所在的五角大樓。而第4架被劫持的飛機在賓夕法尼亞州墜毀。紐約世界貿易中心的兩幢110層摩天大樓在遭到攻擊後相繼倒塌。除此之外,世貿中心附近5幢建築物也受震而坍塌損毀,五角大樓遭到局部破壞,部分結構坍塌。襲擊事件令曼哈頓島上空布滿塵煙。

9·11事件致2998人罹難(不包括19名劫機者):其中2974人被官方證實死亡,另外還有24人下落不明。罹難人員名單中包括:4架飛機上的全部乘客共246人,世貿中心2603人,五角大樓125人。共有411名救援人員在此事件中殉職。

2001年9月15日,美國總統布什在參加周五華盛頓國家大教堂的“9·11”禱告儀式時向現場人士和電視機前的民眾發表講話。

9·11恐怖襲擊對美國及全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次事件是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珍珠港事件後,曆史上第二次對美國造成重大傷亡的襲擊。這次事件是人類曆史上迄今為止最嚴重的恐怖襲擊事件。

非典終將倒下,城市精神永存(羅誌軍)

非典終將倒下,城市精神永存

羅誌軍

突如其來的非典正在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安全,我們的國家、我們的城市、我們的人民麵臨著嚴峻的考驗。

近一段時間以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一場全民動員、防治非典的人民戰爭已經在南京市打響。全市上下各級黨組織和醫療衛生、商貿、旅遊、交通、教育、建工等防治重點部門的工作人員,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很短的時間內構築起抗禦非典的銅牆鐵壁。南京的醫護人員和各級黨員幹部更是衝在了第一線,他們把方便留給別人,把困難留給自己;把幸福留給別人,把痛苦留給自己;把安全留給別人,把危險留給自己。目前,盡管南京還沒有出現一例非典病人,但南京周邊地區的疫情還在相繼出現,我們對非典的認識還不夠深入,梅雨季節也即將到來……種種因素決定了南京目前正處於防治非典的關鍵時期,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時刻準備應對各種新的更加嚴峻的考驗。

南京是一座英雄的城市,盡管在曆史上曾經屢遭劫難,但天災人禍非但沒有摧毀南京,反而造就了她薪火相傳、輝映千秋的城市文明和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的城市精神。每當我路過或遠眺象征著南京城市精神的曆史文化遺存,心中就會充滿感慨:城市的生存和發展,必須要有城市精神作為動力;我們的城市可能會遭受各種磨難,但是,蘊涵其中的城市精神卻始終昂然屹立。現在,我們也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當前正在進行的抗擊非典的鬥爭,考驗的不僅僅是醫護人員的醫療救治水平和城市公共衛生的應急保障能力,而且是我們這座城市的精神麵貌和文明素質。我們所捍衛的不僅僅是自身的生命安全,而且是人類的尊嚴、城市精神和城市文明。和平的年代沒有硝煙,然而沒有硝煙的戰場同樣考驗著我們的城市。我相信:南京人民必將愈挫愈奮,愈戰愈勇,越是在危難的時刻,越能夠體現出堅強團結、不屈不撓、互助互愛的品格。無論這場較量延續多長時間,我們都堅信:城市精神是我們頑強抗擊非典的不竭動力。

災害是一種磨難,更是一種錘煉。麵對這場重大災害的考驗,我們的城市精神也將進一步得到提升。我們的城市精神將更具凝聚力,更具感召力。同時,我們的城市精神也將更美好、更文明。非典的肆虐暴露了人類在城市生活方式與個人生活方式方麵所存在的問題。我們在抗擊非典鬥爭中,也要對這些問題給以充分的關注。同心抗擊非典,崇尚文明生活。“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在這場與非典的鬥爭中,我們並不孤立,我們力量無窮。有黨中央和省委的正確領導,有全市人民的和衷共濟,有城市精神作為強大後盾,眾誌成城,我們一定能夠渡過難關,奪取抗擊非典的最後勝利。我們將用事實再次向世界表明:南京城和南京人有信心、有能力戰勝一切艱難和險阻,為贏得自身的幸福和發展而百折不撓、自強不息!

自助者,天助之。戰勝非典,不是神話。

非典終將倒下,城市精神永存!

◎說明提示:

這篇講話旨在激勵人們與非典進行頑強的鬥爭。

2003年初,非典在我國肆虐,時任南京市委書記,現任江蘇省省委副書記、省長的羅誌軍發表的告南京市民書,刊登在當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