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重大突發事件演講——沉著冷靜體現人類大智慧(2 / 3)

同誌們,中華民族曆來具有在艱難困苦麵前不屈不撓、團結奮鬥的光榮傳統。隻要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眾誌成城、頑強拚搏,我們就一定能夠克服各種困難,奪取這場抗震救災鬥爭的全麵勝利!

(全文摘自人民網)

◎說明提示: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省汶川縣發生裏氏8級地震,波及十多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數萬人遇難,數十萬人無家可歸。在地震發生僅兩個多小時後,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立即做出重要指示,要求盡快搶救傷員,保證災區人民生命安全。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立即趕赴災區指導救災工作。5月16日中午,胡錦濤抵達綿陽,同溫家寶共同研究部署抗震救災工作;下午,胡錦濤在四川北川縣擂鼓鎮看望受災群眾。

我們應該團結在一起(普京)

我們應該團結在一起

俄羅斯總統 普京

2004年9月4日,莫斯科,克裏姆林宮

在此情此景下發表講話非常艱難,也非常痛苦。

在我們的國家發生了可怕的悲劇。一連幾天,我們每個人的神經都在經受挑戰,發生在俄羅斯城市別斯蘭的一切令我們感同身受。在那裏,我們遭遇的不是普通的殺手,他們用武器傷害的是一群無助的孩童。

此時此刻,我首先要對那些失去自己孩子和親朋的人表示支持與同情。

希望大家共同緬懷那些殞命於恐怖分子之手的無辜生靈。

翻開俄羅斯的曆史,其中不乏悲劇與艱辛的磨難。我們今天所處的,是昔日大國分崩離析後的時代。令人遺憾的是,我們的國家顯然無法適應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

然而,盡管困難重重,我們仍然得以保全了蘇聯的心髒。我們稱這個新生的國家為俄羅斯聯邦。

我們都渴望變革。我們希望一切變得更好。

但對於生活中發生的許多變化,我們發現自己竟然毫無準備。這是為什麼?

我們處於轉軌經濟時期,我們的政治體係並不能適合社會發展的現狀。

我們處於內部衝突極端尖銳、種族間矛盾錯綜複雜的時期,而這些矛盾與衝突,過去一直被占主導地位的意識形態強權鎮壓了。

我們對國防和安全問題缺乏應有的關注,腐敗蠶食了司法體係及護法機關。

我們的國家曾經具有最強大的捍衛自己疆界的能力,但而今的它,卻處於東西難守的境地。建立現代化、高防禦能力的新邊界需要數年時間和數十億盧布的巨額費用。但如果我們及時采取有效行動,我們可以做得更好一些。

總之,應當承認,我們對自己國內及世界上所發生的一切及其危險性估計不足。

至少我們沒能夠作出應有的反應。我們的弱點暴露出來。而弱者總是會挨打的。

某些人希望從我們這裏搶走“肥肉”,另一些人則充當了幫凶。他們認為俄羅斯作為世界核大國之一,仍然對部分人構成威脅,應當鏟除這一威脅。

恐怖主義當然成為他們實現上述目的的工具。我已經多次提到,我們不止一次遭遇了危機、暴亂和恐怖襲擊。但恐怖分子此次所犯下的罪行,是最沒有人性的,其殘忍史無前例。這不是對總統、議會和政府的挑釁,這是對整個俄羅斯、我們整個民族的挑釁。這是對我們國家的進攻。

恐怖分子認為,他們強於我們,他們可以用殘忍來嚇退我們,他們可以令我們意誌崩潰、社會瓦解。乍看上去,我們是有選擇的:或是抵抗,或是任他們倒行逆施,我們投降,令他們占領統治俄羅斯,我們最終便能獲得安寧。

然而作為總統,作為俄羅斯的國家元首,作為一個發誓保衛國家、維護其領土完整的人、作為一名普通的俄羅斯公民,我深信,我們實際上別無選擇。如果我們懼怕恐嚇,被迫屈服,那數百萬群眾就會被卷入沒有盡頭的流血衝突中,與卡拉巴赫、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區以及其他我們所熟知的悲劇如出一轍。我們不能對前車之鑒視而不見。

我們所麵臨的並非單個的恐怖襲擊,而是多股恐怖分子的滲透。我們所麵臨的是反俄的國際恐怖勢力的直接武裝幹涉,是全麵的、大規模的慘烈戰爭,這一戰爭將一次又一次地奪走我們同胞的生命。

世界各國的經驗表明,這樣的戰爭將會曠日持久。因此,我們不能夠也不應該同過去一樣,對此漠然視之。

我們應該建立一個更為有效的安全體係,使得我們的執法機關在麵臨新威脅時,能夠針對其嚴重程度及其規模采取有效的行動。

但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動員整個國家來應對麵臨的危難。其他國家的事例證明,恐怖分子所遭受的最有力的打擊並不隻來自強大的國力,還來自團結的民眾。

尊敬的同胞們,那些指使匪徒犯下如此滔天罪行的人,其目的在於挑起民族內訌、恐嚇俄羅斯公民、在北高加索地區製造流血戰爭。因此,我想強調以下幾點。

首先,我們近期將出台一整套措施,以鞏固國家統一。其次,我認為必須建立新的部隊及資金作用體係,以控製北高加索地區的局勢。最後,必須建立有效的應對危機的管理體係,包括在護法機關運作方麵采用全新的方法。尤其要特別指出的是,所有這些措施都將嚴格依照憲法來實施。

親愛的朋友們,我們一起經曆了非常艱難而痛楚的數十個小時。在此,我非常感謝大家的鎮定與公民的責任感。

無論是秉持的道義,還是表現出的勇敢和人與人之間的團結,我們都高出恐怖分子許多。今晚我再度體會到這一點。

此刻的別斯蘭處處是哀傷與痛楚,人們比以前更加相互關心、相互支持。為了他人的生命與安寧,他們並不懼怕犧牲自己。哪怕在如此非人的條件下,他們同樣保持了人的尊嚴。我們不能忘記那些無辜慘死的生命。但這些考驗令我們更為團結,令我們重新審視許多事情。

今天,我們應該團結在一起。惟其如此,我們才能戰勝敵人。

(原文摘自歐亞研究網)

◎說明提示:

2004年9月1日上午9時30分左右,一夥頭戴麵罩、身份不明的武裝分子突然闖入俄羅斯南部北奧塞梯共和國別斯蘭市第一中學,將剛參加完新學期開學典禮的大部分學生、家長和教師趕進學校體育館劫為人質,並在體育館中及周圍安放了爆炸物。到9月3日下午,事件持續約56個小時後宣告基本結束。事發當天俄羅斯官員說,在武裝分子攻占學校的過程中有16人死亡。被武裝分子扣押的人質多達1200多人,其中70%是兒童。死亡的人質中,一部分人是被恐怖分子開槍打死的,另外一部分人是被恐怖分子引爆的爆炸裝置炸死的或建築物坍塌壓死的。本文是2004年9月4日普京總統在克裏姆林宮就別斯蘭人質事件發表的講話。

普京,蘇聯列寧格勒(現俄羅斯聖彼得堡)人,前任俄羅斯總統。

“9·11”後在出席祈禱儀式時的演講(布什)

“9·11”後在出席祈禱儀式時的演講

美國第43任總統 喬治·沃克·布什

2001年9月15日

我們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站在這裏,有太多的人承受了如此巨大的損失。今天,我們表明整個國家的悲痛。我們聚集在一起,來到上帝麵前,為失蹤和死亡的人以及所有愛這些人的人們祈禱。

本周二,我們的國家受到了有預謀的、沉重的、殘忍的打擊。時至今日,我們仍可看到燃燒的烈火、遺骸、灰燼和扭曲的鋼筋。

這是他們的名字,是我們僅僅剛剛開始統計得到的死難者的名字,是那些清晨剛剛來到辦公桌前準備開始一天忙碌工作的男人和女人的名字,是那些麵臨死亡在最後關頭打電話回家對家人說“要堅強,我愛你”的人們的名字。

這是那些與凶手展開對抗以阻止其他凶手行凶的人們的名字,是那些身著美國製服犧牲在崗位上的男子和女子的名字。

這是援救者的名字,是那些在關鍵時刻向上跑衝進烈火中援救傷者的人們的名字。我們將念出他們的名字,我們將學習他們的事跡,很多美國人會因此而落淚。

我們向那些失去孩子、父母、配偶、家庭、朋友的人們致以來自美國最深切的慰問。我在這裏向你們保證,你們絕不是孤立無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