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勵誌演講——激勵人生成就未來(3)(1 / 3)

我們黨曆來重視學習,是一個勤於學習、善於學習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以毛澤東同誌、鄧小平同誌、江澤民同誌為核心的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一以貫之地把加強學習作為一項關係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的戰略任務來對待、來倡導、來堅持,總是根據形勢和任務的發展變化向全黨提出學習的任務,而且身體力行、率先垂範,對推動全黨的學習建設,對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產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結合新的實際和新的任務,以更大的力度和更紮實的作風突出抓領導幹部的理論和業務學習培訓,帶動全黨的學習,取得了明顯成效。在十六大以來的六年半時間裏,中央政治局堅持集體學習並形成製度,已總共學習56次,為建設學習型政黨、建設學習型社會起到了重要的推動和示範作用。

我們今天的領導幹部,大都受過高等教育,學習能力比較強,很多同誌有自覺讀書、勤於讀書的習慣。同時必須看到,當前領導幹部讀書的狀況不容樂觀,歸結起來主要是四個方麵的問題:一是追求享樂、玩物喪誌,不好讀書;二是熱衷應酬、忙於事務,不勤讀書;三是淺嚐輒止、不求甚解,不善讀書;四是學而不思、知行不一,學用脫節。出現這些問題,原因是多方麵的。一些同誌對讀書抱有不正確的觀念。有的認為自己現有的知識差不多了,不用讀書也能應付工作;有的認為幹比學重要,讀不讀書無所謂;有的認為領導工作太忙,沒有時間顧得上讀書;有的認為社會上潛規則太多,需要的是關係而不是知識,書讀多了反而適應不了社會,照書上的道理做會吃虧。正是這些“差不多”、“無所謂”、“顧不上”、“會吃虧”的思想觀念,影響了一些領導幹部的讀書學習,對此應予高度重視。各級領導幹部一定要深刻認識現代領導活動與讀書學習的密切關係,深刻認識領導幹部的讀書學習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工作水平和領導水平,真正把讀書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工作責任、一種精神追求,自覺養成讀書學習的習慣,真正使讀書學習成為工作、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使一切有益的知識和文化入腦入心,沉澱在我們的血液裏,融彙在我們的從政行為中,做到修身慎行,懷德自重,敦方正直,清廉自守,永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

二、領導幹部要讀好書

總起來說,讀書是多多益善。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人的學習追求應當是無止境的,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們不可能把所有的書讀完。現在,新書生產量很大,我國每年出版20多萬種新書,加上存量書目,可謂浩如煙海。在大量書籍中,領導幹部應當圍繞提高思想水平、增強工作能力、完善知識結構、提升精神境界,選擇那些與所從事的工作關係密切、自己愛好和有興趣的書來讀,力爭在有限的時間內取得最佳的讀書效果。就一般情況而言,領導幹部普遍應當讀下列三個方麵的書。

第一,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馬克思主義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是領導幹部領導素質的核心和靈魂,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是領導幹部的基本功。在革命戰爭年代,毛澤東同誌就主張一切有相當研究能力的共產黨員,都要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幹部應當著重研究,中央委員和高級幹部尤其應當加緊研究。他曾經提出,從擔負主要領導責任的觀點上說,如果我們黨有100個~200個係統的而不是零碎的、實際的、空洞地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同誌,就會大大提高我們黨的戰鬥力。今天,我們仍然應當這樣提出和認識問題,並為此作出應有的努力。領導幹部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首先要認真研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深入學習領會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係統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當前正在全黨開展的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黨員幹部指定了學習書目,要求大家係統深入地進行學習,目的是為了全麵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精神實質、根本要求,提高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領導幹部要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方麵起到帶頭和示範作用,切實做到用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領導幹部在研讀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的同時,要追根溯源,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經典作家的著作,認真學習毛澤東同誌的著作。讀馬列、學毛著,要精,要原原本本地學、仔仔細細地讀,下一番真功夫。1939年底,毛澤東同誌在延安對一位進馬列學院學習的同誌說:“馬列主義的書要經常讀。《共產黨宣言》,我看了不下100遍,遇到問題,我就翻閱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有時隻閱讀一兩段,有時全篇都讀,每讀一次,我都有新的啟發。我寫《新民主主義論》時,《共產黨宣言》就翻閱過多次。讀馬克思主義理論在於應用,要應用就要經常讀,重點讀。”鄧小平同誌、江澤民同誌和胡錦濤同誌也都在不同時期反複強調認真研讀原著的重要性。我們要通過有計劃有重點地研讀原著,從根本上了解和信服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從根本上把握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進一步堅定政治立場和黨性原則;從根本上認識馬克思主義的發展進程及其基本理論與創新理論的相互關係,做到在繼承中堅持、在堅持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

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一個重要方麵就是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陳雲同誌曾指出:“學習理論,最要緊,是把思想方法搞對頭。因此,首先要學哲學,學習正確的觀察問題的思想方法。如果對辯證唯物主義一竅不通,就總是要犯錯誤。”現在的領導幹部不少人受過專業訓練,不缺乏專門知識,但其中的很多人不懂哲學,不善於辯證思考,很需要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提高一步。建議大家在學習原著的時候,讀一些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著作,掌握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不斷增強工作的原則性、係統性、預見性、創造性。

第二,做好領導工作必需的各種知識書籍。領導工作綜合性、係統性強,需要多方麵的知識積累。有人測算,在人的知識庫中,經常有用的知識隻占其知識總量的30%左右。因此,領導幹部加強現代知識的擴充和更新,十分必要,也十分迫切。總體而言,領導幹部應當學習多方麵的知識,包括經濟、法律、科技、文化、管理、國際和信息網絡等方麵的知識。領導幹部的成長進步是與崗位調整相結合的,一名優秀領導幹部往往要經過多領域、多層次、多崗位的鍛煉。因此,調整知識結構,完善知識體係,是動態的發展過程。領導幹部要堅持幹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有針對性地學習掌握做好領導工作、履行崗位職責必備的各種知識,多讀與本職工作相關的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能、新規則的書,努力使自己真正成為行家裏手、內行領導。

領導幹部不管學什麼專業,無論處在哪個層次和崗位,都應該把提高科學素養作為讀書學習的重要目標,通過讀書學習進一步樹立科學觀念,掌握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使自己不斷增加對本職工作的規律性認識,成為學科學、懂科學、用科學的模範。各級領導幹部還應該學一些中國曆史和世界曆史知識,特別要深入學習中國近現代史和中共黨史,深入學習世界近現代史和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曆史知識豐富了,眼界和胸襟就可以大為開闊,精神境界就可以大為提高,思維層次和領導水平就可以提升到一個新高度。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又是一個擁有眾多信教群眾的國家,處理好民族問題和宗教問題,對於國家的長治久安十分重要。各級黨政領導幹部特別是主要負責同誌和從事民族、宗教工作的領導幹部,應該盡可能多地學習一些民族、宗教方麵的基本知識,這樣才有可能對民族、宗教問題認識得更深一些,理解得更透一些,把握得更準一些。領導活動本身也具有專業性,需要遵循一定的領導原則,掌握和運用相關的領導方法、領導藝術。現在,一些年輕幹部文化水平很高,但領導工作經驗相對欠缺,尤其是駕馭複雜局麵、處理突發事件等方麵的能力不夠強,要注意加強現代社會管理、危機管理方麵知識的學習,並知行合一、付諸實踐,使自己的領導管理能力得到不斷提高。

第三,古今中外優秀傳統文化書籍。優秀傳統文化書籍作為古今中外文化精華的傳世之作,思考和表達了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根本問題,其智慧光芒穿透曆史,思想價值跨越時空,曆久彌新,成為人類共有的精神財富。特別是我們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史,傳統文化中的許多優秀文化典籍蘊涵著做人做事和治國理政的大道理。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講的就是這個意思。毛澤東同誌說過:“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要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優秀傳統文化可以說是中華民族永遠不能離別的精神家園。讀優秀傳統文化書籍,是一種以一當十、含金量高的文化閱讀。領導幹部多讀優秀傳統文化書籍,經常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熏陶,可以提高人文素養,增強對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係的認識和把握能力,正確處理義與利、己與他、權與民、物質享樂與精神享受等重要關係。優秀傳統文化書籍包括曆史經典、文學經典、哲學經典、倫理經典等多個方麵。領導幹部要通過研讀曆史經典,看成敗、鑒是非、知興替,起到“溫故而知新”、“彰往而察來”的作用;通過研讀文學經典,陶冶情操、增加才情,做到“腹有詩書氣自華”;通過研讀哲學經典,改進思維、把握規律,增強哲學思考和思辨能力;通過研讀倫理經典,知廉恥、明是非、懂榮辱、辨善惡,培養健全的道德品格。總之,要通過研讀優秀傳統文化書籍,吸收前人在修身處事、治國理政等方麵的智慧和經驗,養浩然之氣,塑高尚人格,不斷提高人文素養和精神境界。

三、領導幹部要善讀書

我國著名學者王國維論述過治學的三種境界。第一種境界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種境界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種境界是“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我看,領導幹部讀書學習也應該有這三種境界:首先,要有“望盡天涯路”那樣誌存高遠的追求,有耐得住“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清冷和“獨上高樓”的寂寞,靜下心來通讀苦讀;其次,要勤奮努力,刻苦鑽研,舍得付出,百折不撓,下真功夫、苦功夫、細功夫,即使是“衣帶漸寬”也“終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願;再次,要堅持獨立思考,學用結合,學有所悟,用有所得,要在學習和實踐中“眾裏尋他千百度”,最終“驀然回首”,在“燈火闌珊處”領悟真諦。這三種境界啟示我們,讀書不僅要有明確的目標、有不移的恒心,還要提高讀書效率和質量,講求讀書方法和技巧,在愛讀書、勤讀書、讀好書、善讀書中提高思想水平、解決實際問題、實現自我超越。關於善讀書,我有三點認識和體會。

第一,要堅持閱讀與思考的統一。古人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書本上的東西是別人的,要把它變為自己的,離不開思考;書本上的知識是死的,要把它變為活的,為我所用,同樣離不開思考。讀書學習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不斷思考認知的過程。思考是閱讀的深化,是認知的必然,是把書讀活的關鍵。如果隻是機械地閱讀、被動地接受、簡單地瀏覽,沒有思考,人雲亦雲,再好的知識也難以吸收和消化。愛因斯坦說:“學習知識要善於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方法成為科學家的。”領導幹部閱曆豐富,獨立思考能力比較強,要帶著問題讀書,養成邊讀書邊思考的習慣,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上,聯係實際,開動腦筋,對現實中的疑惑進行深入思考,力求把零散的東西變為係統的、孤立的東西變為相互聯係的、粗淺的東西變為精深的、感性的東西變為理性的。要敢於拿起批判的武器,在思考中發現新的問題,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努力形成新的認識。當然,思考的基礎是閱讀。終日而思,不如須臾之所學。隻有通過閱讀獲得新知識、了解新思想、樹立新觀念,才能提高思維的準確性、邏輯性、深刻性、敏捷性、創造性。現實中,有些人既不學習也不思考,既罔於自己也殆於工作。有的對學習浮光掠影、蜻蜓點水,不深入,欠思考,忙碌於會議、活動、應酬。領導幹部要同時防止學而不思和思而不學這兩種現象。

第二,要堅持讀書與運用相結合。讀書學習客觀上是一個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過程,必須聯係實際,知行合一,通過理論的指導、利用知識的積累,來洞察客觀事物發展的規律。古人講,“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毛澤東同誌說,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講的也是同樣的道理。大凡有作為者,都注重讀書與運用的結合,而不是讀死書、死讀書。一個人如果不注重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工作中、落實在行動上,即使他“學富五車、才高八鬥”,也不能說達到了學習的最終目的。今天,我們看領導幹部水平高不高,不是單純地看他讀書多不多,而主要看他運用理論和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強不強。領導幹部堅持讀書與運用相結合,就要在讀書的過程中增強運用能力,在運用的過程中提高讀書水平。領導幹部加強知識的運用,在以下三個方麵努力很重要。一是要勇於實踐,把知識轉化為能力。知識向能力的轉化,媒介就是實踐。領導幹部勇於實踐,就要敢於麵對實踐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敢於探索新的實踐領域,努力使自己主導的實踐成為正確的而不是盲目的實踐,成為係統的而不是零碎的實踐,成為有科學根據的而不是想當然的實踐。同時,要加強對實踐經驗的總結和對新情況、新問題的調查研究,弄清楚它們是怎麼產生的、變化發展的趨勢怎樣、應該如何引導使之趨利避害,從總結和探索中提高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斷由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二是要運用理論和知識著力改造客觀世界。馬克思說:“哲學家們隻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領導幹部要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善於把握工作規律,不斷提高工作水平,努力增加工作實效。尤其要深刻認識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和變化特征,準確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規律,認真研究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進一步提高領導水平和決策水平,進一步製定和落實保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政策措施,進一步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三是要運用理論和知識自覺改造主觀世界。在對外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領導幹部麵臨的誘惑很多,一些人經受不住權力、金錢、美色等考驗而敗下陣來,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他們放鬆了讀書學習,忽視了主觀世界的改造。我們黨一再強調,領導幹部要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要在推進事業發展的同時加強黨性修養。領導幹部要通過加強讀書學習,增強改造主觀世界的意識和能力,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切實解決好理想信念、思想作風、道德情操、清正廉潔等問題,不斷增進與人民群眾的感情,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