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報告。成本報告是用於反映各級成本中心成本(費用)項目完成情況的書麵報告。根據電力企業責任中心的劃分,成本報告通常可以分為班組成本報告、分場(工區或車間)成本報告、發電廠(供電局)成本報告和電力公巧成本報告。
班組成本報告是其他各級成本報告的基礎,應根據可控的直接成本進行收集彙總,並和責任預算進行對比,以確定差異。由於電力企業不同班組的成本費用項目差別很大,因而班組成本報告應根據各個班組的情況確定成本項目的內容。例如鍋爐分場運行班組成本項目主要是燃料,而修配分場各班組成本項目則主要是材料。
分場成本報告可以根據班組成本報告進行彙總。彙總的形式,可以按班組別,也可以按成本項目進行彙總。前者比較簡單,後者則有利於對整個分場成本水平的考核與評價。分場成本報告除彙總各班組成本之外,還要將分場直接發生的可控成本列入,以便計算分場責任成本。
發電廠(供電局)成本報告中的總成本通常由三部分組成,即分場(工區或車間)責任成本、燃(材)料成本差異和全廠(局)共同成本。分場(工區或車間)責任成本是根據分場(工區或車間)成本報告彙總填製的。燃(材)料成本差異應根據燃(材)料成本差異率和實際消耗燃(材)料計劃成本進行計算填列。廠(局)共同成本,即屬於企業管理費之類的項目,故應專門列示。
電力公司要彙總所屬各發電廠(供電局)的成本報告,並加計公司管理費用,編製銷售成本報告,用以提供利潤報告中的銷售成本資料。
第二節業績考評
一.業績考評的一般原則
考核與評價責任中心的業績,是責任會計的重要內容之一,為了保證經濟責任製的貫徹執行,責任會計必須以責任報告為依據,對各該責任中心的實績與成果進行考核與評價。考核與評階時,應遵循以下幾項原則:
1.可控性原則。責任會計對於業績的考核與評價,應以責任中心可控的範圍為限度。有時為了使報告的內容完整,不可控製的因素亦列入拫告之中。但是進行業績考核時,應選擇可控的因素進行評價。
2,例外管理原則。業績評價必須區別對待。對於合乎正常的偏差,可作一般評價;對於那些明顯不正常或距離預定目標差II較大的亊項,應予著重指出或加以強調,並進行因素的分析和責任的確定,以正確評定工作優劣和指明影響程度的大小。
3.客觀性原則。對業績的評價應持客觀態度,即實事求是的態度。是則是,非則非,不執偏見,不拘成見。對於成績應該竹定,並予以及時表揚;對於不足也應予以指出,以防微杜漸,但不能過甚其同。進行業績考核與評價時,還應切忌憑印象的會議評議方法,必須以客觀數字為依據,用數字講話。
4激勵性原則。業績考核與評價的目的在於對過去工作成績的評價和謀求對未來工作的改進。在考評中應堅持激勵性原則,通過對過去工作成績的評價,向責任者注入精神動力,激發職工的勞動激情,在今後的工作實踐中不斷總結,努力創新。即使對責任者進行批評,也應是善意的、建設性的,也就是說既能指出問題之所在,還能提出問題解決的途徑,使之有所遵循,切忌消極的批評和無端的指責。
二、業績考評的方法
業績考核與評價必須以責任報告提供的客觀數字為依據。在掌握了符合客觀實際的數字資料的基礎上,要按照事物的固有聯係進行比較,才能揭露矛盾,找出差距,發現問題。因此,進行業績考核與評價時,主要是運用比較的方法,即通過經濟指標的對比來揭露指標間的差異,檢查各責任中心工作的好壞,研究差異的原因和影響程度,尋求改進工作的措施。隻有通過對比,找.出差距,才能分清先進與落後,成績與缺點,節約與浪費,具體而有力地說明各責任中心工作的成績和差距。進行業績考核與評價時,通常作如下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