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實際與預算對比,說明預算的完成情況,揭示脫離預算的偏差,以便組織力量來消除這種偏差。同時,應注意分析預算的先進性。
2同種指標在不同時間上對比,可以觀察生產經營活動的一般趨勢和規律性,預見處於萌芽狀態的薄弱環節或新生事物。
3同種指標在不同條件上對比,便於發現薄弱環節,促進事物向有利的方麵轉化。
4有關指標相互對比,研究事物之間的內在聯係,深入認識事物之間的因果聯係與平衡關係,探求事物發展變化的實質。
因索分析法也是一種應用較為普遍和適用的方法,在業績考核與評價的技術方法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因為,反映各責任中心工作業績的一些技術經濟指標,存在著一定的聯係與製約的關係,某些指標的完成情況,常常受其他一些指標的影響。進行業績考核與評價時,必須把指標的各項原始因素進行分解,測定這些因素變動的影響程度,才能明確指標完成好壞的原因和責任,便於提出措施,改進工作。這種把綜合性指標分解為各個原始因索的方法,稱為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的要點如下:
1)確定某項指標是由哪幾個因素組成的,各因素排列要遵循正確的順序,必須符合客觀事物內部聯係。
2)確定各個因素與指標的關係,如加減關係、乘除關係等。
成本中心除了考核責任成本外,還必須運用一些配套指標予以配合,以全麵考核成本中心的經營活動。電力工業企業的配套考核指標主要有發電量預算完成率、周波合格率、廠用電率、線損率、安全生產率等。它的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成本中心完成責任預算和提高經濟效益的績效,對考核成本中心的工作實績起著輔助的作用。
四、利潤中心的考評
由於利潤中心既對成本負責,又對收入和利潤負責,因而對刑潤中心的考核與評價,應以稅前淨利為重點。考核的主要指標是稅前淨利實際數脫離預算的差異和利潤預算完成率。前者主要從絕對數上反映利潤中心利潤預算的完成情況;後者則從相對數上反映利潤預算的完成程度。
稅前淨利是指交納所得稅以前的利潤,主要包括產品銷售利潤、其他銷售利潤和營業外淨收入三部分,其中產品銷售利潤是主要的。對於稅前淨利,不僅要衡量實際數與預算數發生多大差異,而且要考核影響產品銷售利潤各因素變動的影響程度,以發現影響利潤預算完成與否的主要因素。
利潤中心除了考核稅前淨利外,還應規定一些其他的指標進行配合,以全麵反映和考核利潤中心的經營業績。責任成本預算完成率、發電量預算完成率、周波合格率、廠用電率、線損率、安全生產率等責任指標,也應當考核。另外還可以增加成本利潤率、銷售利潤率和工時利潤率等項配套指標,從各個角度考核和評價利潤中心經營活動的實績。五、投資中心的考評
由於投資中心既對成本、利潤負責,又對全部投資(全部固定資金和流動資金)承擔責任,因而投資中心考核與評價的指標除了成本、收入和利潤指標之外,重點應放在投資報酬率和剩餘收益這兩項指標上。
1.投資報酬率。投資報酬率表明投資的獲利能力,是全麵反映投資中心各項經營活動的質量指標。通過這項指標可以綜合考核和評價投資中心的經營成果。其計算公式如下:
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到,投資報酬率把利潤和資產聯係在一起。為了提高投資報酬率,不僅要盡可能地降低成本,增加銷售:收入,以提高銷售利潤率;同時還要經濟有效地利用現有的全部資產,努力提高其利用效果,以提高資產周轉率。
2,利餘收益。剩餘收益是指投資中心所實現的銷售利潤減去其營業資產按預期最低報酬率計算的投資報酬的餘額。其計算公式如下:
預期最低報酬率,一般應等於或略大於市場存款利率。采用剩餘收益作為考核與評價投資中心業績的輔助性指標,其目的是貫徹責任會計的一致性原則,防止各投資中心的本位主義,促使他們從整體出發,樂於接受比較有利的投資,使各投資中心的目
標和整個企業的目標趨於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