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資金的日常控製。流動資金的日常控製就是對流動資金的日常使用規定一些合理辦法進行調度、平衡和指導,使其不受損失,並且能夠按照國家製度、定額和計劃合理使用,以保證生產的正常進行。
(1)流動資金的歸口分級控製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是一個有機聯係的整體,這就要求在全廠範圍內加強流動資金的集中統一管理,以便統一調度資金,為全廠生產經營服務,並在全廠範圍內合理地使用資金,用較少的錢辦較多的事。
企業財會部門是進行流動資金集中統一管理的職能部門。在財務部門的集中統一管理下,供應部門負責儲備資金的歸口符理,生產技術部門負責生產資金的歸口管理,銷售部門負責成品資金的歸口管理,並建立資金管理責任製,密切配合協作,共同把流動資金管好用好,加速流動資金的周轉。
(2)流動資金日常控製的方法電力企業流動資金日常控製的內容包括:燃料儲備資金控製、備品儲備資金控製、材料儲備資金控製、在產品資金控製(修造企業)、成品資金(修造企業)控製、售電應收款和其他結算資金控製等。
1)儲備資金控製:電力企業在燃料和材料儲備上占用著大置資金,加強燃料和材料的管理,既是保證電力企業安全經濟運行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減少資金占用,加速資金周轉,提高資金利用效果的手段。財務部門應當積極配合材料部門、生產技術部門、燃料運輸和化學等有關部門,按照燃、材料管理製度的規定,共同加強燃料材料的管理。
儲備資金的控製工作,通常可采用最佳經濟批量控製法和重點控製法。
最佳經濟批量控製法,亦稱經濟訂貨批量法或經濟儲備定額法,即通過合理計算,保證所確定的庫存數是最佳庫存數,能使用戶有關庫存物資的費用最低。它是“以量定期”,先確定物資的訂購、儲備數量,然後再確定供應間隔期,物資供用完全以滿足用戶需要為主。
重點控製法就是人80分析法,即運用“關鍵的少數,次要的多數”這一普遍規律,對不同級別的庫存物資,分別實行嚴格控製、一般控製和稍有控製的重點控製方法,達到花費最小的力量,達到最大效果的目的。因此,抓好燃材料儲備資金的控製,是電力企業流動資金控製的重點。
2)生產資金的控製、生產資金應歸口生產技術部門負責:電力修造廠在控製產品資金方麵,主要應做好生產調度工作,組織零、部件的成套生產,大力開展技術革新,改進工藝,不斷改進生產品在各工序之間和傳遞程序,防止停滯積壓,以縮短生產周期,加速成品入庫。
3)成品資金的控製:成品資金的控製,主票應歸口銷售部門負責。主要應做產成品入庫的選配、包裝和發運工作,結合產品生產情況,與購貨單位加強聯係,及時發貨和結算,盡快把產品銷售出去,及時收回貨款。
4)售電應收款和其他結算資金的控製:售電應收款應歸口銷售部門負責管理,主要應抓緊電費回收工作,最大限度地壓縮售電應收款占用資金的數額。其他結算資金應由財務部門負責,主要應嚴格控製多項應收款,發生後要及時清理,出差人員和采購人員預支的差旅費和采購資金,事前要認真核發,返回後要督促限期報銷,收回餘款,不準拖欠挪用。流動資金不準用於職工借支。財會部門要嚴格遵守結算紀律,不拖欠貨款和到期的銀行借款,應上交的稅金、利潤、折舊盛金和其他款項,要及時足額。
3專項資金的日常控製。企業的專項資金是在企業基本業務以外,按照國家規定,為了解決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產生的一些專門問題而建立的各種特定來源並且具有各自專門用途的一些資金。
電力企業專項資金的來源,按照國家規定,有的是由國家撥給的,有的是從產品成本中提取的,有的是從利潤中留成的,有的是向電力用戶收取的。由於專項資金的形成主要來自生產經營資金,又補充和擴大生產經營資金。因此,專項資金和生產經營資金的運動有著密切聯係,離開了生產經營資金運動,就沒有專項資金。但專項資金和生產經營資金又有嚴格區別,專項資金是獨立於生產經營資金運動之外的,有自己的特殊規律。
由於專項資金的形成和使用方向不同,使得專項資金的運動比生產經營資金具有更加複雜的內容和形式。專項資金中屬於消費資金的部分,因進入消費領域而退出周轉;而形成生產發展基金的那部分專用資金,通過對固定資產的更新改造、購置和對流動資金的補充,又以固定資金、流動資金的內容和形式繼續進行周轉,從而再次派生出專項資金,如此循環往複,促進生產經營發展。
因此,管好用好專項資金,提高專項資金的使用效果,必須適應專項資金特有的運動方式,進行嚴格控製。專項資金控製應遵循以下原則:
1)必須按國家規定,正確形成各種專項資金。由於各項專項資金的來源不問,有的是由國家財政撥入的專項撥款,必爽事先納入國家計劃,按計劃撥入和使用;有的是從生產成本中提取的,必須遵守成本開支範圍和標準;有的是從利潤中提取的,必須執行國家規定的提取條件和提取標準;有的是向用戶收取的,必須按照規定的收費標準合理收取;向銀行借入的專用借款,要按銀行的規定借入,有借有還。企業如果違反上述要求,任意擴大專項資金,甚至提高專用基金比率或收費標準,這就可能減少應上交國家的稅利,影響國家有計劃地分配資金。
2)實行專款專用:專項資金既要按國家規定形成,又要按國家規定使用,為了保證有計劃地充分發揮各種專項資金的使用效果,國家規定各種專項資金必須專款專用。首先要劃清專項資金與生產資金、蕋本建設資金的界限,不能互相挪用其次要劃清各種專用基金之間的界限,各種專用資金的用途不同,除按規定可以轉賬或合並使用外,也不得互相擠占流用。
隨著經濟體製改革的深入,企業自主權的擴大,國家允許企業在某呰專用甚金之間,可以互相串用。如更新改造資金和大修理基金以及利潤留成中的生產發展基金,可以合並使用,以便集中資金,解決急需解決的問題,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專項資金和生產經營資金之間,也可以有一定的流動,如流動資金由銀行統一管理後,財政不再增撥企業流動資金,企業流動資金不足部分,可以由專項資金的一部分來彌補。
3)實行計劃管理,量入為出,先收後支,節約使用。各種專用雄金必須實行計劃管理,分別輕重緩急,合理安排。要製定各種專項資金的收入和支出計劃,並?2格執行計劃,使各種專項資金的需要和來源保持平衡,要量入為出,節約使用,講求經濟效益。各種專項資金的收支,必須在數額上、時間上互相適應,不應該不問有無資金來源,任意挪用、墊支,擠占生產流動資金,更不允許用生產流動資金墊付獎勵基金、福利基金開支。
4)集中管理和歸口分級管理相結合,專項資金項目多,涉及麵廣,使用的部門和單位很多。因此,應在廠部集中管理的前提下,實行用款單位歸口分級管理,並按經濟責任製的要求,把專項資金使用的效果納入各責任中心的考核範圍。
5)廠長負責製與群眾民主理財相結合:實行廠長負責製度,:廠長有權按國家的有關規定決定各種專項資金的使用方向。但是,一些涉及企業技術改造的重大措施,涉及獎勵基金的分配和福利基金的使用等問題,必須經過職工代表大會的討論,並做出決議廠長在行使這些方麵權力的時候,要接受職工群眾的監督,貫徹民主理財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