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責任控製(3 / 3)

實行固定資產的歸口分級控製企業固定資產管理,不能僅僅依靠個別職能部門,而應當把固定資產日常管理權限和責任落實到有關部門和使用單位,直至職工個人,以充分調動各方麵的積極性。固定資產的歸口管理,就是在公司總經理(廠長)領導下,按照固定資產的類別,分別交給有關部門負責歸口管理,如全廠的生產設備由設備管理部門管理,運輸工具由運輸部門管理,廠房、建築物及管理用具由行政總務部門管理等等。各部門按規定手續處理有關固定資產的內部轉移、清理、報廢等事項,製定所管固定資產更新改造和修理計劃,並督促有關部門執行,檢查使用單位對固定資產的保管、使用情況,參與固定資產的清查工作。

固定資產的分級管理,就是將各類固定資產分別交由企業內部各級使用單位(科室、車間、分場、班組)管理,建立保管使用責任製。使用單位對廠部各職能部門負責,嚴格執行各項財產管理製度,做好日常管理,保證固定資產完整無損,並充分發揮其效能。各級使用單位應指定專人全麵負責本單位固定資產資理工作。

對務部門應做好以下固定資產的日常控製工作:

1)管理固定資產的增減變動,按計劃控製固定資產的新增數;監督固定資產使用的經濟效益;督促有關部門及時處理多餘、閑置的固定資產;檢查固定資產技術改造的進度和資金使用情況,促進固定資產更新改造;

2)督促有關部門及時做好固定資產完工的驗收和質量鑒定工作,使已完工的生產設備盡快投入使用,防止已使用不入賬或已入賬未投產現象的發生。

3)協助有關部門組織好固定資產的合理使用,努力提高固定資產利用率;

4)督促有關部門有計劃地進行固定資產的日常維護和定期檢修,按計劃完成大修理工程;

5)定期開展固定資產清查工作,做到賬卡、物相符,以保證固定資產的完整。

加強固定資產綜合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固定資產的綜合經營管理,是對固定資產實行全麵管理的一種重要方式,楚一種新型的固定資產管理體係。要加強對固定資產的綜合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應抓好下列環節。

1)追求固定資產壽命周期費用的最優化:固定資產的壽命周期費用是固定資產一生的總費用,是從製訂方案開始,到汶計、製造、安裝、調試、維修、改裝,直至更新的全過程所發生的費用。企業要想提高經濟效益,就要使得固定資產壽命周斯中每個環節中費用最優,而不能單純隻考慮某一階段的經濟性;

2)確保固定資產完好率,提高固定資產利用率:固定資產效能的發揮,利用固定資產所能達到的生產水平、有賴於固定資產的科學管理。從電力生產企業來看,發供電設備占企業固定資產的比重很大。因此,電力生產企業固定資產管理,重點是發供電設備的管理。發供電設備的完好,不僅關係到發供電&安全可靠,而且影響電網的經濟效益。因此,精心維護和有計劃的檢修,確保設備完好,保證其正常使用,提高固定資產利用率,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保證。

電力生產具有發電、供電和用電同時完成的特點,對設備維護、檢修的要求更高。

固定資產維修應取得兩個成果:一是使其技術狀態最好;二是維修與管理費用最經濟。修理可以恢複設備的使用效能,發供電設備的缺陷不及時檢修,要麼發電機組達不到銘牌出力,要麼發供電設備發生故障,甚至出現電網瓦解事故。因此,必須加強發供電設備的管理,堅持檢修製度化,嚴格執行“預防為主、計劃檢修、修必修好”的方針。

設備的檢修理論是隨著固定資產管理方法的日益現代化而發展的,由開始的“壞了再修”,到後來的“計劃檢修”,發展到現在以診斷技術為基礎的“預知維修”。計劃檢修和預知維修可以減少停機事故,提高檢修質量,能動地保證設備的完好。

提高固定資產利用效果,是企業內涵擴大再生產的重要內容。提高固定資產利用效果作為企業內涵擴大再生產的路子,一是提高設備時間利用程度,二是提高設備能力利用程度。提高設備時間利用程度,就是增加固定資產的作業時間,對電力生產企業來說主要保證設備安全連續運行,盡量減少事故時間;提高設備能力利用程度,就是指提高生產設備在單位時間內的使用效率,靠科學技術進步,保證設備在每一單位時間內均達到預定工作容量。

合理提取折舊,及時對固定資產進行補償和更新。電力企業安全發、供電以及所有企業安全生產、連續生產的特點,要求設備的磨損得到及時補償。固定資產補償的基本特點是價值上的逐漸補償,實物上的一次更新。在磨損的過程中提取折舊基金,表現為一定數量的“貨幣沉澱”。基金一定要用於固定資產的補償與更新。

實行固定資產全過程管理傳統的固定資產管理思想隻注重固定資產投資後的維護管理,這是一種被動的靜態管理,而全過程管理則是能動的動態管理,它把管理範圍拓展為包括工程設計、係統布局、設備製造、安裝驗收、使用維護、更新改造、退役報廢的全過程,即管理固定資產的一生。這種管理方式,可以綜合考慮設備的投資、可靠性、效率、壽命和檢修費用多種因素,以獲得最佳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