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人不避親疏,包含兩層含義,一是親者不護,仇者不疏;二是以賢為準,不以親疏為界,親者有才大膽起用,疏者不才大膽貶斥。既不故作姿態,也不怕瓜田李下。晉人趙武薦舉仇人邢伯子任中牟令,又推薦自己的兒子任中府令;晉大臣祁黃羊推薦自己的仇人家中的成員解狐來接替自己的職務,又推薦自己的兒子祁午去當軍官,開了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的風氣,因而傳為千古佳話。
現代社會中,不僅領導能夠選擇下屬,下屬同樣也能夠選擇領導;不僅領導能控製下屬,下屬同樣也能夠巧妙地控製領導。這種由於現代領導活動日趨複雜和被領導的素質大幅度提高所決定的雙向選擇和雙向控製的上下級關係新格局,迫使各級領導在盡力掌握高超的用人藝術的同時,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重視盡力在下屬心目中塑造自己的理想形象,千方百計去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鑒於此,不以親疏來定奪,等距接觸原則就產生了。
所謂等距原則,就是指在用人行為中,領導應該憑理智控製和約束自己的行為,與所有的下屬保持等距離接觸,秉公辦事,不徇私情,作到公事以外才是朋友。
“升職筆記”秉公辦事,不僅是每個領導應具有的美德,而且是正常從事領導活動的必備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