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成功的心態 不甘於平凡,偉大就在你前方
平凡不等於平庸,偉大常常出自平凡。不要被動地等待,而應主動去進取。這樣,我們不僅能看見人生的美景,更能展示人生的風采。
這個世界上為什麼這麼多人碌碌無為、平庸一生?是因為他們選擇了一種習慣性思維,“我憑什麼要這麼做”,“別人怎麼不做”。正是有了這麼多的“行動上的矮子”,才有了那麼多的自歎自怨的人。他們常常抱怨,自己的潛能沒有挖掘出來,自己沒有機會施展才華。他們甚至也都知道如何去施展才華和挖掘潛能,隻不過不敢去做罷了。思想隻是一種潛在的力量,是有待開發的寶藏,而隻有選擇去做才是開啟力量和財富之門的鑰匙。
人的一生,不管是年輕的時候,還是年老的時候,都會麵臨選擇,而做出正確的選擇,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你是一個平庸的人,過著清淡如水的生活,那麼,你永遠不會有卓越的成就。平庸的工作人人都能幹,但那是出不了成就的。有目標、有誌氣、有夢想的人勇於唱主角,敢於挑起重擔,絕對不會甘於過平庸的生活。他們選擇起來奮鬥,勇敢為實現自我價值而競爭。雖然這樣做要比別人辛苦得多,但成就卻會比別人大,最終在很多人當中脫穎而出,大放異彩也便是很自然的了。
小城裏歲月流過去,清澈的勇氣,洗滌過的回憶,我記得你,驕傲地活下去……這首歌的詞作者方文山曾數十次登上音樂大獎賽的獎台,成為華文詞壇的代表性人物。他正式推出了不到200首歌,但許多都靈光四射、直抵人心。
1969年,方文山出生於台北一個偏僻小鎮的藍領家庭。他自小便勤工儉學,每逢寒暑假都要外出打工:派送廣告,當餐廳服務員,當高爾夫球童……小小年紀已嚐遍生活的苦辣滋味。
學生時代,因為成績不佳,他一直默默無聞。但作文是好的,往往老師出完題目,他三兩下就交稿了。他自言並非天才式人物,既不早慧,也沒有明確目標,隻是在孤獨寂寞時,靠亂寫亂畫來排遣心中的塊壘。服完兵役,他慢慢開竅,意識到寫作才是他的“宿命”。從此,他開始大量讀書,勤勉筆耕,簡直到了如癡如醉的地步。
然而那時他還藉藉無名,為求溫飽仍需另辟蹊徑。隻有私立職高學曆的他,做過紡織廠機械維修工、百貨物流送貨司機,去台北前最後一份工作則是安裝防盜係統的工人,每天頭頂安全帽,手拎電鑽,在塵土瓦礫中汗流浹背地工作。
對作詞的癡愛也愈發欲罷不能,因為這給了他快樂和自信。工作時,他常帶上本子和筆,想到一個佳句就趕緊記下來。工作之餘,他試著改寫當時最走紅的歌詞,一個字一個字去推敲;為寫一首不熟悉意境的詞,他會耐心地翻閱無數資料,甚至還跑去參加了兩期編劇班,學到場麵調度、蒙太奇剪接等,這些技術讓他後來寫的詞更具畫麵感,像在鋪陳一部電影……就這樣邊工作邊學習創作,半年裏竟積累了200多首歌詞。他精心挑選出100多首裝訂成冊,並以“初生牛犢不怕虎” 的精神投寄了100份給台灣各大唱片公司。
他有些忐忑,又相當清醒,當時估計,隻有12.5份會被製作人看到,結果被聯絡的概率隻有1%。其實,從後來的結果看,這1%已經彌足珍貴,它就是他的100%。
方文山曾在一本勵誌小書《演好你自己的偶像劇》中寫道:如果勵誌是一項商品,還有什麼人比我更有資格、更適合代言的!不要把青春消耗在電視機麵前觀看別人的人生,抱怨自己的人生平淡,何不換個角度,把鏡頭對準自己,好好把握自己的人生!
平凡不等於平庸,偉大常常出自平凡。隻要我們的信心多一分,成功就會離我們近一步,不要老是給自己泄氣,其實那些成功的人都是充滿自信的人。按照皮魯克斯的觀點:“相信自己不平凡,才能最終達到不平凡之境。”
要相信自己是一個有用之才,能夠憑借自己的能力打出一片成功的天地。不要再隻是選擇被動地等待,而是應該主動去了解自己要做什麼,並且規劃它們,然後全力以赴地去完成。
現實生活中,有些人不願像老鷹那樣展翅於高空,他們隻願做一隻棲息枝頭的平庸的麻雀。向下或上的道路,都由我們自己選擇。向下我們隻能看見平庸的生活,而向上,我們不僅能看見人生的美景,更能展示人生的風采。
機會靠自己去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