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39(1 / 2)

小鎮湯鋪

小巷一曲一折,再曲再折,折到極處,就有一個院子,很幽雅,也很安靜,有一種古色古香的韻味。這,就是王一手的家。

王一手,不是真名,是小鎮人起的綽號。

小鎮,位於豫陝交界,一圈小山,如女人眉毛一樣秀氣,一曲一繞一彎,圈住這個小鎮。小鎮白牆黑瓦,小巷深深,透出一些歲月的滄桑。小鎮古,小鎮的居民,也一個個如古詩詞中走出來的,一身書卷氣,生活得悠閑,舒適,且講究吃喝:就是吃糊湯,也必得擺一張小桌,放四盤菜,吃一口糊湯,夾一點菜,有滋有味。

當然,高興了,就相約:“走,去王一手那兒喝一碗湯。”

王一手的湯,是羊肉湯。在王一手院子正屋側麵,三間小屋,粉牆紙窗,一片素淨。裏麵不賣別的,單賣羊肉湯。

常言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同樣的,羊肉香也不怕巷子深,王一手的生意很紅火。一早起來,就忙碌著架火,燉湯,一牛頭鍋羊骨頭,再加上五香作料,“咕嘟咕嘟”,讓一條巷子都罩在一片薄薄的香味中。

湯燉好,太陽剛出來,一個巷子在白白的亮光中,照出一片祥和。小巷裏,也就熱鬧起來,一個個小鎮人,沿著小巷的石板路,一步一步走來,走進王一手羊肉館。

王一羊也嘻啦著圓團團的一張臉,忙碌起來。

“一手,來一碗湯。”有人喊。

“好的,馬上來!”王一手應,不一會兒送上,薄薄的湯,玉色,上麵飄幾根蔥花。坐在凳上,縮著脖子嘬一口,一股香味,混合著暖熱,直透全身血脈。

“好湯,香。”來人誇。

王一手雙眼眯著,笑成一尊彌勒佛,有時,順手會再給客人添一勺湯,一牛頭鍋賣完,湯鋪打烊,解了圍腰,換一身輕輕爽爽的衣服,陪街上的老少爺們兒下棋去了,或者說古今去了。

有人勸:“一手,生意再擴大點吧。”

王一手搖頭,不答,隻是微微笑。

“一手,錢多咬手啊?”有人揶揄。

王一手仍微笑不答。

王一手就這麼悠閑地做生意、喝茶、下棋,把個小日子過得輕雲流水一般自自在在。

至於張小蠻子湯鋪的出現,是在一天早晨。

那天早晨,王一手剛起來,準備熬湯,一陣鞭炮,把小巷的寧靜炸得支離破碎。王一手係著圍裙,乍著雙手出去看,就看到了張小蠻子湯鋪的招牌,鋥光瓦亮,比自己的那塊黑木招牌氣派了許多。

張小蠻子見了王一手,笑笑,拱手招呼。

王一手也忙拱手招呼,而且轉身回家,拿了一個紅包上門,跟著別人一塊兒隨喜了一番。

古話說,同行是冤家,可王一手並沒有這種感覺。仍然,他一天一鍋羊肉湯,賣完,打烊。倒是對麵,生意一天一天紅火:人,越去越多;王一手的生意,漸漸有些冷談了。